翻新时间:2015-12-12
《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四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
1.有关水井的教学挂图一幅、小鸟图一幅。
2.本课课文录音带一盒及注音生字卡。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张挂教学挂图。板书:观。讲解字形、字义。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1.出示注音卡片: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
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用生字练习组词。五、课堂练习
1).指导书写生字。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井( ) 观( ) 沿( ) 百( )
开( ) 现( ) 没( ) 白( )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
1.张挂教学挂图,读题。
2.上一课,我们初步读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细读、理解。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对照挂图,让学生说明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板书:井沿。讲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沿,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从哪儿来呀?)
(2)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这里说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在这里说明小鸟飞了很远,天很大)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3.讲读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大话是指夸张的话)
(3)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板书:井口那么大
(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板书:无边无际
(5)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无边无际没有边际的意思。在这里用来形容天非常大)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读音和语气(“哪”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
(7)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了?(为了天有多大的问题争论起来)
4.讲读第六、七自然段。
(1)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见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导朗读“我不会弄错的。”(自信、肯定、自以为是的语气)
(3)小鸟为什么笑了?(小鸟笑青蛙眼光太狭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还自以为是,不承认自己的看法有错误)
(4)小鸟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会变得开阔,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就不会再坚持自己原来的错误看法了)
(5)指导朗读“你是弄错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语气)
5.小结: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三、课堂练习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填空:
青蛙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不过( )那么大。小鸟站在( )看天,看到的天( )。
3.把课后的字写在田字格里。
写字提示:比较下面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偏旁在形体上有什么不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婆婆
- 当我拿到考卷后
- 我是真正的“木头人”
- 秋
- 做菜
- 绿色的宣言
- 那一刻我的心在痛
- 我是小小推销员
- 难忘的中秋节
- 大运河
- 故乡的桔子
- 我的座右铭
- 梦游三国志
- 记住奥运会开幕式
- 四时之风
- 电教软件管理制度
- 省教育厅“双八”规定
- 小学办公微机安全管理制度
- 小学校园临时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 职教中心教师办公室卫生制度
- 小学文印、打字室安全管理制度
- 小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
- 小学学生课外、假日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 小学学生公寓门卫安全管理制度
- 多媒体教室规章制度
- 小学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
- 小学试卷安全管理制度
- 小学微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 小学临时用工安全管理制度
- 省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八条规定
-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 翻译中内容的形式和相互转化的试探
- 论税收国际化趋势下我国的涉外税制
- 稳健财政政策下青海财政问题研究
- 杭州市政府采购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 论我国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1)
- 英国环境保护命令控制与经济激励的综合运用(1)
- 多方制衡推动环保事业(1)
- 从文化翻译观看汉语习语的英译
- 取消管制刑之我见(1)
- 论协调区域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
- 翻译中语用学理论的应用
- 制约西部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研究
- 洗钱犯罪的特点与防治(1)
- 深化环境资源法学研究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案例与反思
-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落花生》教学设计3
- 《落花生》教学建议
- 《落花生》教学设计2
- 《落花生》课文简说
- 《落花生》教学设计1
- 《落花生》教学设计7第二课时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1
- 《落花生》词句解析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3
- 《珍珠鸟》课文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