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看雪》教学设计之一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看过雪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2、小朋友们看了课题有没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随老师谈谈吗?
二、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三、认记生字
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四、巩固练习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猜字游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某个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让被蒙眼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指着生字向大家发问。如,问:“是不是橱窗的‘橱’?”答:“不是橱窗的‘橱’!”直到猜对了,全班一起回答:“对对对!就是这个字。”
3、“摘苹果”游戏: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五、扩展活动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包括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台湾的风景名胜,台湾回归问题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北京和台湾的位置。再互相交流台湾的资料,以你问我答的方式,学生把还不懂的问题或自已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由其他同学根据自已自已掌握的内容来回答。今天继续学习看雪那一课。读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学生回忆下雪的情景,并说说自已回忆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读。
1、假设自已就是台湾的小朋友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复习“识字3”中的“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把以前对台湾的了解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
3、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4、小组交流解决各自所提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注意结合朗读课文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5、各组挑选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各组从其他组提的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讨论。
6、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思考、表达。教师也可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什么?
7、通过教师范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8、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可配抒情音乐让学生美读。
(三)实践活动
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学校来做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喜欢的书
- 爱
- 暑假文学大餐
- 快乐的早晨
- 粉笔颂
- 秋天的画卷
- 日记一则
- 讨厌的雨
- 感谢梅子涵
- 听音乐想到了什么
- 生病的滋味
- 我多想看……
- 我想成为快乐星球里的一员
- 春姑娘别哭了
- 会笑的春天
- 辩论赛总结
- 建材公司培训总结
- 建材学习总结
- 2009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总结范文
- 2009学年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 通信部门工作总结
- 外语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年度工作总结
- 语文教学总结
- 党校培训班学习总结
- 建材公司 新员工培训总结
- 2009年医院肿瘤科工作总结
- 司法鉴定部门个人工作总结
- 行政村专职指导员的个人工作总结
- 领导作风建设个人小结
- 大学毕业生个人总结
- 选题的具体方法
- 毕业论文例文评析
- 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性
- 毕业论文的文风
- INTERNET专业数据库比较研究
- 一部婚外恋题材电影 《一声叹息》的结构主义分析
-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其对策选择
- 处于世界市场中的中国动画
- 关于向软件业投资的方向的一些看法
- 幼儿进食中的教育与心理问题
- 网络的出路在于人性化
- 选题和观点方面的毛病
- 毕业论文的逻辑
- 材料和语言方面的毛病
- 宽带网发展与启示
- 《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
- 着眼基础,注重发展──《西门豹》教学刍议
- 《西门豹》教学反思
- 《西门豹》教学反思
- 给孩子一双探究的慧眼──教学《西门豹》有感
-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 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西门豹》教学随笔
- 《女娲补天》探究活动
- 《女娲补天》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西门豹》评课稿
- 《西门豹》教学反思
- 研读练习、表演──《西门豹》教学刍议
- 《西门豹》教学反思
- 想象感悟,质疑引悟──《西门豹》课堂片断与反思
- 以读为本──《西门豹》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