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1
《北京》 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字。
2、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部分。
教学准备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生搜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同学们把课文试着读一遍,并划出生字。
2、读准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出示词语)
3、轮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一)再读课文。
1、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请一位小朋友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3、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4、指导: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要读准字音,要注意停顿。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教学第二自然段:
(1)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2)说说你看了什么?
(3)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4)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解释“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5)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2)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4)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解释“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5)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1)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
(2)点击课件,播放北京的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3)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4)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旅客”
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5)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四、课外延伸。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搜集来的关于北京的资料告诉大家。
五、集体配乐齐读全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校园的花坛
- 春之润
- 我与music的不解之缘
- 幸 福
- 痛苦里开花
- 送姐姐去火车站
- 美丽的植物园
- 一朵小花
- 我长大了
- 我的理想
-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
- 石塘人家
- 坚持未必胜利
- 梅
- 难忘的运动会
- 鼓励和促进我国节能事业的财税政策研究
- 母语负迁移下汉英主语的差异
- 汉英翻译人才培育方式
- 论行政程序中的卷宗阅览权行政法论文(1)
- 普遍性行政措施的可诉性研究行政法论文(1)
- 试论听证制度在公安行政执法中的理论建构_行政法论文(1)
- 2008-2013年行政法学研究述评_行政法论文
- 论行政公正_行政法论文(1)
- 关于建立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设想
- 关于行政立法“根据”的次序问题行政法论文(1)
- 县乡财政困难及其对财政支农能力的影响(下)
- 进一步推进新时期效益财政建设
- 高级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审美移情障碍及教学启示
- 试论行政合同的司法审查行政法论文(1)
-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 《月光曲》一课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 《山雨》教学反思
-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2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 《山中访友》的教学想到的 水榭情杉
- 《山雨》教学案例反思
- 《穷人》教学反思
- 《山中访友》教学案例
-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 《怀念母亲》教学片段赏析
-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