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绿色蝈蝈》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绿色蝈蝈》学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1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绿色蝈蝈》学案

一八 绿色蝈蝈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知识链接】

1、主题解读

这是一篇趣秒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2、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作家,昆虫学家。31岁凭两篇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晚年详细观察栖息于农垦地中的各种昆虫和蜘蛛,并将研究所的陆续写成《昆虫记》十卷。除此之外,主要著作还有《自然科学编年史》、《荒石园》等。

3、背景资料

《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文艺性很强的文学著作。鲁迅曾称其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作者写《昆虫记》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的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关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最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正是这种对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敬畏之情,给这部普普通通的的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使这部描写微小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著。

【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篝火 ( ) (2)wú桐( ) (3)shòu猎( )

(4)喧嚣 ( ) (5)yīn哑( ) (6)静谧 ( )

(7)cuàn夺( ) (8)螽斯 ( ) (9)吮吸 ( )

2、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 )

(2)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 )

(3)一点儿也不拖拉,干脆果断。 ( )

(4)形容非常地慌张,以致一点办法都没有。 ( )

3、本文中运用了很多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找出两句并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

(1)句子:

作用:

(2)句子:

作用:

【问题探究】

4、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5、本文中作者不断地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请找出这些称呼,并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6、文章中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主题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蟋蟀出世记

法布尔

(1)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耐心就够了。布封称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单独地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2)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金属笼里的情况,将在后面予以介绍。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3)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以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螽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但是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4)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幼虫完成卵孵化时,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5)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从视觉点稍稍向上,恰好在圆柱体顶端,此刻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6)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情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7、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监视”在句子中的含义是什么?

8、第三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就语言特点上来看,此句属于何种说明?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9、第四自然段中加点的“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

10、从全文看主要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蟋蟀的出世的?请用文中的关键词语来回答。

11、本文除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之外你还能找到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个例子,并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12、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法布尔告诫我们观察事物需要怎样的品质?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有这样的品质?

13、文中第一自然段中的“布封”你了解多少?请把他的情况写在下面。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说 到 音 乐

忆明珠

说到音乐,我没有听西洋音乐的福分,一窍不通。至于中国音乐,也弄不清什么是“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不过只要是中国音乐总还可以听得进去的,而且,很喜欢,我是十分醉心于“西北风的”。那回荡在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的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就像是从我自己的心头升起的,是发自我肺腑最深处的声音,是我的灵魂的闪爆,生命的升华。而江南丝竹则将我带入另一个世界,不,也许这本来就是我生性中所固有的。如听瞎子阿炳的琴音,听他的《二泉映月》,听着听着就会情不由己地泪流满面。听这支曲子要闭上眼睛用心去听,眼睛是多余的。在阿炳的乐典声中只有心儿在跳动,在低昂,在徘徊,那是一支心之舞曲,是高山流水,是《广陵散》。当我第一次听到阿炳的琴曲,就像瞥见了情人的眼波,七魂六魄一下被摄走了①。从此我失去了故我,忘却了故我,我自身已化入了盲琴师的乐曲,已化入了情人的眼波,缠绵婉转,难分难舍,欲绝而不可绝,欲了而难能了②,一往情深,不可自拔,人生之无可奈何,有至于此者。

然而使我猛醒,使我警悟,使我奋发,燃起我同仇敌忾之义愤的却是抗日救亡的歌曲,那时我还在读小学,小小年纪,一听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便不由热血沸腾,恨不能立时杀上疆场,马革裹尸,为国捐躯。抗日战争掀起了中华民族亘古无二的全民歌曲运动,男女老幼哪个不会唱一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发自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发自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的最后的呼声,真足以使贪夫廉,懦夫立,惊天地而泣鬼神……然而“大雅久不作”矣,现在,除被定为国歌的那支《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青少年有几人还能唱上几支抗日救亡的歌曲呢?学校的音乐课上还教唱这些歌曲吗?那些歌手们、歌星们为什么对自己这一行最辉煌的一页历史丢得这样快,忘得这样干净呢?

……

我在想,在今天,在抗日救亡运动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之后,我们这个民族是不是也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的、灵魂的救亡运动?

14、给第①段中两个标注的“了”字分别注上拼音。① ②

15、解释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使贪夫廉,懦夫立”

16、细读原文,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概括:“信天游”具有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抗日歌曲”具有激昂、催人奋进的旋律。“江南丝竹”具有什么样的旋律?请你也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17、评价一首歌曲的好坏,不仅要看它的旋律是否和谐自然,还要看它的歌词是否健康优美。请根据括号里的要求简评下列歌词,每条在15个字以内

①(简评思想内容): “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节自《爱江山更爱美人》)

②(简评语言特点):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节自《真心英雄》)

18、作者在谈到当今音乐的现状后,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的、灵魂的救亡运动”。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请简述理由(字数在50个左右)

【诗文积累】

19、古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宁可食物肉, ,无肉令人瘦,

。”此名言流传甚广。

20、默写郑板桥的《竹石》。

21、中国人视竹为吉祥之物。竹与 、 、 被誉为“四君子”。竹与 、

被誉为“岁寒三友”。

22、搜集有关写竹的诗句。

参考答案

1、(1)gōu(2)梧(3)狩(4)xiāo(5)喑(6)mì(7)篡(8)zhōng(9)shǔn

2、(1)弱肉强食(2)隐隐约约(3)连续不断(4)惊慌失措

3、(1)句子: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野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作用:很生动地写出了蝈蝈在夜晚发出的细小的声音,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2)句子:它们对这道菜吃地津津有味。作用:这样写显得亲切、自然,形象生动,把蝈蝈吃食的情景描绘地活灵活现,很是吸引人。

4、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5、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我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6、文章主要使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方法。文章的第三段和第五段中“蝈蝈在窃窃私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这种说明方法可以使读者形象而通俗地理解被说明的对象,“滑轮的响声”形象而逼真地写出了蝈蝈的鸣叫声,并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作比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能够凸显说明对象特征的说明方法。如写蝈蝈叫声时,拿禅的叫声来比较,突出了蝈蝈叫声的低沉、柔和、动听的特征。

7、保持高度警觉,耐心,细致,不错过任何观察机会。

8、打比方;生动说明(文艺性说明);生动地说明了母蟋蟀产卵的特点。

9、不能,因为“大约”表示估计、推测,不确定,是个约数,去掉后说明就不准确了。

10、时间顺序;如:“时至六约的第一个星期”“两天过后”“产卵后十五天左右”“不久”等。

11、如①作比较: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螽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可以了解两种不同昆虫的各自特征,夜对不够熟悉的蝈蝈加深了印象。②列数字: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准确地说明了母蟋蟀每次产卵的数量。

12、耐心,警觉;如:观察母蟋蟀产卵的全过程就体现出他的耐心、警觉。

13、布封,法国学者、作家,主要著作《自然史》。

14、le lǎo

15、使贪婪的人廉洁自律,懦弱的人自强不息。

16、“江南丝竹”具有婉转悠扬、令人陶醉的旋律。(只要写出如优美、动听、抒情、缠绵……之类的词语,且语句通顺即可)。

17、①消极颓废、不思进取 ②一语双关、比喻贴切18、无论同意作者观点与否,只要说出理由,且语句通顺即可

19、不可居无竹 无竹使人俗

2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1、兰 梅 菊 梅 松

22、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四季
下雪了
水仙花
我当上了小记者
画家乡
刷 玻 璃、第一次扫楼梯、收集废电池
我姓"朱"
我新买的一双红布鞋
我的弟弟
淡定
爷爷的大肚子
机智的小兔
新型眼镜
今天真冷
我们的图书角
范文:中国名胜古迹大观征稿启事
征集意见启事的适用范围
征集意见启事的写作格式
征婚启事的写作格式和内容
征婚启事写作的注意事项
鸣谢启事
范文:美术设计征稿启事
范文:关于为黄帝陵征集祭文的启事
对调启事
征稿启事的写作格式和内容
写作征集意见启事的注意事项
追悼会启事
音乐作品征集启事
征集意见启事的特性
范文:第五届“文晓村新诗创作奖”征诗启事
四川高速公路企业文件建设的现状
硫铝酸盐水泥在制备高铁二型轨道板中的应用与研究
中国高铁布局海外
『京沪高铁揽胜图』
快乐学筝三步曲(1)
电视经济信息节目中的视听艺术详细内容(1)
对四川黑水地区尔麦人二声部民歌的几点研究(1)
《京沪高铁览胜图》独一无二 三个第一
繁荣中的忧思——舞蹈创作现状的思考详细内容(1)
社会转型期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态势详细内容(1)
京沪高铁迎战首次春运
开放时代的舞蹈多样化详细内容(1)
理财的“高铁”速度有木有?
四川省成雅高速沿线地区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调查分析
中国中铁分享京沪高铁投资盛宴
《日月潭》第二段的语言文字训练教案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葡萄沟》教案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燕子》教案
《看电视》教案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案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案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案
《葡萄沟》教案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