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2
桂林山水 教案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作者 T昌珍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在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把桂林山水的特点写清楚的,同时了解比喻、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用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特色:
品读审美,读写结合。
教学过程:
一、汇报资料、交流感受。
1.师引导学生说出课前查找的有关桂林的资料。
生1:桂林在广西东北部,漓江西岸,湘桂铁路经此,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生2:桂林以风景秀丽著称,独秀峰,象鼻山,七星岩等为著名,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
生3:……
2.师相机鼓励引入下一环节:同学们对桂林的了解还真不少,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桂林的了解将会更深。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发现特点。
1.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问:看看通过阅读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地读文章并在书上写好旁注)
2.师:谁想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
3.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
三、学习桂林山水的特点。
(一)学习桂林“水”的特点。
1.师:请同学们找到写桂林“水”的段落进行朗读。
2.指导学生提问题:
a。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
b。作者是怎样写桂林的“水”的?
3.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相机板书。
静
桂林“水” 清
绿
5.指导学生 朗读写桂林水的有关语句。
(二)学习桂林“山”的特点。
1.师:请同学们找到写桂林“山”的段落进行朗读。
2.指导学生提问题:
a。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b。作者是怎样写桂林的“山”的?
3.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相机板书。
奇
秀
桂林的“山”
险
5.指导学生 朗读写桂林山的有关语句。
(三)指导学生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段落。
四、尝试背诵,体验美。
1.学生 再读
2、3自然段。
2.学生 试背
2、3自然段(背不出来的学生可看书)
五、读写有机结合,创造美。
1.选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进行仿写。
2。根据本文的写法写写自己家乡的风景。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表姐
- 妈妈不给我买自行车
- 国家孝德教育观后感
- 三个小雷锋
- 跳舞伴我同成长
- 要是我有了翅膀
- 秋天到了
- 我战胜了我自己
- 我当班长了
- 山海关旅游
- 争上游
- 教师节献花
- 新型玩具
- 中秋节雨夜赏月
- 神奇的放大镜
- 梁北煤矿水土流失预测研究
- 水文测验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 堤坝滑坡
- 棉花膜下滴灌根系发育规律的研究
- 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新的进展与挑战
- 生活饮用水硬度软化的研究
- “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
- 2011年防汛脱险工作方案
- 安丘市四库灌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浅议洞庭湖水文测验
- 开发建设项目弃渣场设计及防洪问题
- 三峡二期厂坝工程帷幕灌浆设计与施工
- 水文水资源数据走向共享
- 新农村建设饮水方案尝试
- 土地整理规划中水土资源平衡分析探索与实践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一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案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2)
- 《司马光》教案三
- 《司马光》教案一
- 《司马光》教案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司马光》片段
- 《乌鸦喝水》教案2
- 《司马光》教案二
- 《乌鸦喝水》教后札记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乌鸦喝水》教案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