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7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写有生字词、自学提示的小黑板。
2.收集一些
“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3.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
“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学生自由作答)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指名读,齐读。(小黑板出示)
召(zhào)集
骆(luò)
驼(tuo)
连绵(mián)起伏(fú)
若(ruò)隐若现
恰(qià)好
(2)生交流词意,掌握字形。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再读课文,分组讨论:
(1)三个徒弟的画分别是什么样的?
(2)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
(3)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什么?
5.学生读课文,讨论。
6.学生汇报。
7.说得真棒!谁能读一读画师的话,看谁读得最像,最有感情。
8.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
三、拓展延伸
1.你们平时是不是也有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过的事?
2.你还知道哪些想过别人没有想到的故事?
四、总结全文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一试,在一张白纸上怎样画出最多的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The letter(信)
- 秋天的校园
- 人、动物的生存与植物的关系
- 崇高的师德
- 花生
- 不说话的老师
- 荷花赞
- 大自然的启示
- 美丽的小金鱼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我相恋临川晚报
- 改写〈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人生当中充满了挑战
- 可爱的校园
- 金鱼
- 以优势资源为核心提升企业竞争力运作模式的分析
- 谈企业所有权结构对运营效率的影响
- 中小企业物流发展战略初探
- 品牌生态位原理及其对企业品牌战略的启示
- 浅析国外科技计划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浅析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企业战略执行管理
- 百货零售企业形象构建及提升策略的研究
-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评述
- 论建筑业企业发展战略
- 论发展循环经济对企业的战略意义
- 浅谈金融危机下建筑企业的应对策略
- 企业孵化器营运模式选择及策略分析
- 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浅析
- 基于战略管理的企业环境风险研究
- SONY的创新战略与知识产权经营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一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一
- 《窃读记》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三
- 《窃读记》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二
- 《窃读记》教案学案设计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二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三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二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三
- 《窃读记》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 《窃读记》教学建议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一
- 《窃读记》教材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