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2
语文教学要关注社会语文生活
学生学习语文当然要读书、要考试,但是语文教学不能只是围着书本转、围着考试转,而是要面向社会、面向语文应用的实际。学生要明白学习语文不但要从课堂上学,从书本上学,还要注意从社会上学,从生活中学。社会不断地前进,语文里新现象新问题也在不断地出现。解决这些新现象新问题很难从现有的书本里找到答案,而是要靠语文工作者和广大民众,其中也包括学校的师生,一起去探索,去寻求解决的途径。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这种探索是语文教学的首要补充,是鲜活的语文教育。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的语文交际的网络之中,社会语文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下面举几个例子:
一、随着电脑应用的日益普及,许多人由用笔写字改为用电脑打字。长时间的电脑打字,使得有些人患上了“电脑失写症”。患了这种病的人常常提笔忘字。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长时间的电脑打字,使得小学生减少了用笔写字的机会,写字的能力下降了,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二、有些学生热衷于网上聊天,聊天室里有一套习惯语言。例如“美眉”指妹妹,“大虾”指网络高手,“7456”是“气死我了”,“9494”是“就是就是”等。这些词语逐渐地从网上进入了人际交际,进入了学生作文。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待?
三、前几年有人写了一本书,书名叫《痛并快乐着》。对这个书名的好坏,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汉语很讲究对仗,这个书名破坏了对仗,使汉语的精魂失落;有人认为这是创新,会丰富汉语的表达方式。哪种看法对?语言中一切新出现的东西都是好的吗?如果不都是的话,如何区分是好还是坏?语文教学要以课本教学为主,但同时要引导学生去分析并解决这些社会语文应用问题。对学生学习语文来说,这样做是非常有好处的。
首先,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明白语文是有用的,也是很有意思的。其次,有利于打破围着书本转围着考试转的旧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要让学生明白,考试得了高分固然不能说是不好,但那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要让学生学会读书。不读书不行,只读书不会思考不会应用也不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研究性的学习,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蓝
- 感恩
- 姐,不要你的钱
- 飞鸟绝迹
- 人鱼泡泡
- 阳光总在风雨后
- 卷中舞出的阳光
- 久违
- 月光
- 我的清醒
- 停止狼狈 就让错纯粹
- 雨
- 天使
- 如果
- 圆梦
- 张震面对新生命,内心会非常柔软
- 你以为那么多明星梗是自发流行的?
- “王思聪曾想约我他若道歉可以和解”
- SM的一小步,中韩流行文化的一大步
- 一念神仙,一念巫婆
- 退役前夕的刘翔回京仍与娇妻分居
- 李晨范冰冰恋情泄天机陈赫眼神放空强欢笑
- 为创造者提供更多自由
- 新媒体怎么用?大牌艺人宣传总监支招
- 雅姿水润保湿系列 年轻肌肤的保养秘方
- 阿朵丽兹的2015春夏新品发布会
- 前方高能!娱乐圈宣传新法
- 死了都要爱 鹿晗深夜诈尸扮萌
- 真人秀秀“真”颜?女星真人秀火拼颜值
- 张靓颖代言游戏《盗梦英雄》
- 梁实秋评冰心
- 《朝花夕拾》中含笑的批判
- 由《荷花淀》引起的争论
- 《下江陵》:在政治幻想和艺术幻想之间挣扎
- 金岳霖的女友
- 可欣赏而不可久居
- 孙玉石:论何其芳三十年代的诗
- 《诗经》里的植物(3):蘋,白茅
- 柳宗元诗解析
- 装饰化写意——吴冠中的庸俗
-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
- 《诗经》里的植物(5):萱草、艾蒿
- 《孔雀东南飞》之十三能织素
- 周作人对韩愈的批判
- 解读司马迁《屈原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