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例谈拼音教学中的识字

例谈拼音教学中的识字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例谈拼音教学中的识字

例谈拼音教学中的识字

【教例描述】

一、复习拼音

1.同学们,谁还认识这些拼音娃娃?(教师指名学生读韵母“ɑi、ei、ui”)

2.这些拼音娃娃和声母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音节,你们能读出来吗?(指名学生读音节:“chui、zɑi、pei、mei、dɑi ”)

二、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女孩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读“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

2.小女孩子说话的时候,小白兔也赶来了。你们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谈论小白兔--有从外形上说,有从习性上说,有借助童话说)

三、学习儿歌

1.教师教读儿歌。

2.让学生说说儿歌中的小白兔。

3.认识生字。

(1)指名学生读音节。

(2)自主识字,相互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是怎么认识的?(有的说是从广告上学的,有的说是爸爸教的,有的说通过拼读认识的,有的说是同桌告诉的,有的说这个字是某个人的名字……学生回答时,还让学生给生字找个朋友,组成词语。)

(当学生汇报“在”的时候,要学生用“在”说一句话。学生说:“春天在哪里?”教师顺势要学生唱《春天在哪里》,教师和学生边唱边跳。)

4.读儿歌。

(1)教师领读。(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教师引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3)小组轮流读。

(4)指名学生读。

(5)学生加动作读。

(6)学生表演读。

(7)教师与学生合作表演读。

(8)师生同唱“小兔乖乖”。

四、巩固生字

1.教师创设问题:“小白兔和你们比,谁更聪明呀?下面你们和小白兔比一比,记一记课文下面的生字吧!”

2.开火车游戏。(学生读生字卡片)

【教例评析】

实验教材拼音教学的特点是“边学拼音边识字”,其目的是让儿童提早识字,有利于开展阅读。但这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难度,也就是说,学生刚上学,要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习拼音,还要尽量地学习一些生字,这和过去集中精力学习汉语拼音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学方式要有相应的变化。如何在拼音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识字呢?这两方面的教学任务教师该如何把握呢?我认为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这节课,我是在教学生学会“ɑi、ei、ui”的基础上,来学习生字。教材在编排学习拼音后,安排了学习句子和学习儿歌,识字是在学习句子和儿歌中进行的。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渐进性和层次性。教师要注意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的联系,以音引字,以字促读,读中积累,内外结合。教师应该注意这个阶段的识字任务,要求只是认识,是初步的感知,在以后的教学和语言环境中还能见到。如果把识字教学作为重点训练,势必削弱拼音教学的质量,两手一起抓(拼音、识字),可能哪个也掌握不好。识字教学,应该树立大语文观教育,强调联系生活识字。儿歌的教学,重点放在朗读与积累上,不要求学生理解儿歌。从这节课来看,我认为体现了以下的特点。

1.注意了拼音与识字的关系。前面相拼音节与后面接触的生字,有的是有联系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生字前,先复习拼音是有道理的,这样就减弱了学生借助拼音识字的难度。对学生来讲,这个阶段的拼读还没有形成技巧,所以教师要强化在引导学生根据组合的音节进行拼读的训练。从课堂的反映来看,学生拼读有困难,教师没有注意倾听学生的发音,有的学生没有读准,老师没有及时发现,对于难拼的音,教师也没有反复强调。这是比较遗憾的地方。

2.教师注意了创设童话般的情境。教师虚拟了拼音宝宝与大家交朋友,这样很有亲和力。教师将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小白兔引入诗歌,创设了富有童趣的情境,学生乐于接受。另外,小白兔与诗歌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情境为内容作了服务。

3.教师注意了课内外的联系。诗歌说的是小白兔,教师就以小白兔为题,让学生谈谈对小白兔的认识,拓展了知识,提升了情感。这样自然使学生对小动物产生了喜爱之情。在识字的时候,也树立了学生这方面的训练意识。

4.教师注意了识字教学的综合性。教师先引导学生借助音节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突出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生字不局限于一种途径,强调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记忆。同时注意让学生与生活建立联系,拓宽学生识字的途径,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在识字中,教师也注意了词语的拓展,如给生字找个朋友,组成新的词语。教师还注意了用字说话的训练,如用“在”说话。这样的识字过程,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5.教师把握了儿歌教学的深度。儿歌教学的重点就是朗读,能背的可以背下来。所以,教师反复强化读的练习。由于孩子小,还不具备读完整话的能力,教师采取了领读、引读的方式,这都是很切实际的作法。读的形式体现了多样性,特别是让学生带着情感表演读,很符合孩子的需要。

6.教师注意了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师从儿童的心理出发,使课堂教学张弛结合。因为孩子小,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续很长时间,所以教师给了学生的大脑放松的时间,例如穿插韵律小曲、同唱一曲小儿歌,都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细心的我
许诺流星
文明的我
生病了
我的朋友郭紫涵
我的同桌
三胞胎
美好的瞬间
读《封神演义》有感
植树
一年级的我
幸福是助人为乐
直得信赖的龙坪小学
做饭
顽皮的我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考察网络语言
基于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下我国英语应用语言学的教学研究
认知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英语写作过程中的汉语思维: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证研究
语言学研究成果对大学生普通话教学工作的启示
基于心理语言学的听障儿童听觉记忆的临床探究
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解析网络语言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
“语言学转向”下的双刃剑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析劳伦斯短篇小说标题的主题张力
交际任务教学法的语言学理据探究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人体词
如何提高藏族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夜莺的歌声》随堂练习 巩固篇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一
《夜莺的歌声》美文欣赏 鸡毛信的故事
《夜莺的歌声》相关知识
《小英雄雨来》相关资料
《小英雄雨来》重点字词意思
《夜莺的歌声》整体阅读感知
《夜莺的歌声》重点字词意思
《小英雄雨来》重点字词梳理
《小英雄雨来》重点问题探究
《夜莺的歌声》美文欣赏 秋天•秋天
《夜莺的歌声》随堂练习 提高篇
《夜莺的歌声》趣闻故事
《夜莺的歌声》考点练兵 阅读篇
《夜莺的歌声》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