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5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
课前透视: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信息资料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写字训练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乐于写字。)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江南可采莲
- 盛开在人们心中的莲
- 我家乡的冬天
- 我看克隆
- 我要克隆塞尚
- 我看克隆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 莲莲,知为谁生
- 扇子的文化
- 唐诗中的“花花世界”
- 爱无限
- 他们为什么能在智力竞赛中获奖
- 我看克隆
- 麦当劳与永和豆浆
- 歌唱的艺术处理
- 地下轨道交通结构防水施工
- 提高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探讨
- 谈高校教育中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贝多芬晚期奏鸣曲曲式结构初探
- 低地板轻轨交通系统
- 轨道交通规划中诱增交通量的若干问题
- 谈肖邦24首前奏曲的和声手法及其表现意义
- 地铁车站端头井受力计算模型研究
- 盖挖法施工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中的应用
- 电子水准仪在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 地铁火灾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 深圳地铁华强路站出入口位置选择及规模确定
-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探讨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间隔的有关分析
- 《路旁的橡树》 重点问题探究
- 《路旁的橡树》 重点字词梳理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训练素材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路旁的橡树》 教师语录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知识点精析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点问题探究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
- 《路旁的橡树》 作者及作品简介
- 《路旁的橡树》 重难点分析
-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