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5
《找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嘀哩嘀哩》是小学音乐教科书第六册的选学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嘀哩嘀哩》,感受春天的美丽,并启发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教学过程
一、欣赏春天的美景
大屏幕放映春天的景色,配上《嘀哩嘀哩》的歌曲。学生一边
欣赏春天的美景一边和老师一起按节奏打拍子。教师戴上花环扮演春姑娘揭示课题《找春天》。
[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唤醒学生对大自然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准备练习
1、春雨姐姐(学生戴头饰扮演)用沙锤伴奏,演唱《小雨沙沙》。
学生学一学,唱一唱。请春雨姐姐加入。
2、青蛙大哥(学生戴青蛙头饰扮演)蹦蹦跳跳的出现,并有节奏地念着 : ××× ××| ×× × 0 | ××× ×× |×- ||
学着青蛙大哥念一念,请青蛙大哥一起找春天。
3、小黄鹂(学生戴黄鹂头饰扮演)飞来了,带来两段练习曲。
4 4 4 4 5 |6 6 6 0 | 2 2 2 2 2 | 5- ||
1 1 1 1 2 |3 3 3 0 | 5 5 5 5 5 | 2- ||
小黄鹂范唱,其余小朋友视唱,春姑娘帮忙。
[ 把学生对事物特有声音的感受巧妙地迁移到练习中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
三、找春天
1、 小朋友讲讲自己眼中的春天,说一说春天美不美。
2、 春姑娘描述她眼中的春天:大屏幕放《嘀哩嘀哩》的录象,
学生一边听,一边拍手。
3、 跟着春姑娘找一找春天,唱一唱歌曲。
4、 请春雨姐姐讲一讲小朋友找的春天美不美(有没有把美的感
觉唱出来),哪一句唱的不够好,请春姑娘教一教。
5、 练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请黄鹂点评唱的美不美。
四、春天音乐会
1、分角色演唱歌曲:男生唱第一段,女生唱第二段,大家一起唱第三段。磁带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用乐器模仿春天美丽的声音(发给学生各种乐器:沙锤、串铃、三角铁、双响筒等),一边演唱一边为歌曲伴奏。请青蛙大哥做指导。
3、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赞美春天?
大屏幕放《嘀哩嘀哩》的录象,学生们戴头饰表演,用肢体语
言赞美春天。
讨论:这么美丽的春天,我们因该怎样对待它?(赞美他、热爱它、不能污染它。)
4、举行春天音乐会。
春姑娘弹《嘀哩嘀哩》,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赞美春天。可以唱
歌,可以跳舞,也可以用乐器演奏。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赞美春天,使学生从中了解到相同的音乐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在学生想象、表现、演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创造能力、表现能力,使他们感受到艺术之美、自然之美。]
教学反思:
《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艺术课要运用艺术感人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这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学生积极的参与精神展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春天的美景、感受艺术的熏陶;并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了宽阔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发挥创造力,表现自我。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有情节、有形象的乐曲。这节课我把学生熟悉的可爱的动物和动物音乐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比、表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音乐,去描述乐曲的旋律,去描绘音乐的形象,去理解音乐的内涵,并通过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完成隐性的教育目标,热爱自然,关注环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家乡
- 数学中的一家子
- 骄傲的大树
- 买陀螺
- 家乡赞
- 春雨
- 快乐的“五一”
- 我的妈妈
- 我们班的“怕痒大王”
- 我最喜欢的水果
- 生态文明环保行动
- 狭路相逢,勇者胜—《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 我和我的同桌
- 我给小队起个名
- 胆小的我
- 论不动产登记簿公信力与动产善意取得的区分(1)论文
- 政治民主化道路的长期性和艰难性
- 宪政视野下的选举制度改革之必要性和思路
- 渐进改革的新动力——从“化整为零”到“合零为整”
- 居民自治中的三维体制构架
- 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
- 邓小平关于民主和法制思想
- 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西著东译与本土化研究
- 三部有关物权法司法解释规定的十五个重要问题(1)论文
- 盘点中国基层民主
- 民主化的陷井——关于民主化的几点思考
- 党内民主与党代会常任制的理论分析
- “当代音乐学研究专家论坛”综述
- 环境容量的民法进程(1)论文
- 清末新政时期的立宪论争及其现代启示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评点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 《雪孩子》教学片断及评析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王二小》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