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标答的产生——2003年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随想

标答的产生——2003年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随想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28

标答的产生——2003年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随想

十几年前我当中学语文教师的时候,有一位新调来的同事,每次阅卷都口必称“标答”、“标答”。我问她何谓“标答”,她眉峰一扬说:“标答你都不知道,标准答案哪!”她把“标准”二字咬得特别标准。我私下里给她取了个外号:“标答”。

“标答”为人处世,极为严肃认真。尤其讲题和阅卷,一是必有“标答”,二是对标答赤胆忠心,誓死捍卫。我说这话不是调侃,她多次由于标答跟学生、同事发生严重争吵,甚至“汪然出涕者”。我也曾企图劝导之:“那标答不也是人制定的嘛,就不兴有个错儿?您也太愚忠愚孝啦!”“标答”凛然道:“小孔,那可是标、答呀!为什么叫标、答呢?要像你们这样,想改就改,那还叫标、答吗?那考试的严肃性又何在?小孔,您是北大毕业,我想听听您的高论,——您说,那国家的法律,能说谁想改就改吗?”

我很敬佩“标答”的执着与赤诚,我想倘若真的事事有标答,我们只要勇敢无畏地维护这个标答林立的世界就可以河清海晏,百兽率舞,那该是何其幸福,何其标答啊!

然而世界偏偏不是如此。从周口店到伊甸园,都没有结扎停当、真空包装的现成标答等着我们“开袋即食”。标答是有生产过程的,也是有消费期限的。所以就连高考权力中心所发布的《试题答案汇编》,也不敢妄称“标准答案”,而是清清楚楚地印着:参考答案。

正如教师讲课不必与“教参”保持一致,有了“参考”二字,阅卷部门自然也可以另起炉灶,自定“标答”。不过,由于“参答”已经包含了命题人员的宝贵心血,一般来说,大部分还会最终成为“标答”。只是这标答的最终产生是否经过了“参”和“考”,其间的差距是不可以道理计的。

如同往年一样,经过“详参”和“长考”,今年的阅卷部门制定了内容丰富而琐细的“参考答案补充细则”,其中所付出的苦思和辛劳,是社会各界不大知晓的。我试举数例如下:

26题作文《转折》,四类评分标准的第一条都是考察作文内容与“题意”的疏密度。那么“转折”一词的“题意”包括哪些,其中是否存在高下之别呢?写“转变”行不行?“转化”行不行?“转移”行不行?写“挫折”行不行?“曲折”行不行?“夭折”行不行?写“转折与选择”行不行?“转折与创新”行不行?“转折与痛苦”行不行?“非典”是转折还是抗击“非典”是转折?……这都是需要阅卷者根据实际情况去自己判断,命题者不可能也不必要一一开列出来的。但是假如在作文题目之前给出对“转折”一词的简要解释,是否有助于考生减少构思误区,也有助于阅卷者笔下少“斩”冤魂呢?

25题“嵌词写话”的第二段要求有思想、有感悟。假如考生的思想感悟部分没有嵌入规定的词语,比如把第一段的内容缩写一下然后发两句感慨,该如何处理呢?这是正式阅卷开始后发现的问题。

24题仿写出得很好。对“无异于”一词理解的准确程度,区分开了考生的水平。但是评分标准中“符合所要求的句式”一语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因为原句有三处画线,对题干加以再提醒,所以绝大多数考生都能“搭建”起一个类似结构的句子。问题在于是不是达到这一点就至少给1分。如果使用了画线词语,符合了“句式”,但前后驴唇不对马嘴,比如说“一首歌若只因为是美女唱的就去听,无异于喝下杀人犯的毒药。”——这种情况还是否给分。在实际阅卷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程度和向度的仿写质量差异,如何将这些差异分置到3分到0分的等级中去,阅卷人员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23题括写的要点有4个。其中第二个“在辽宁”是否为要点,是值得商榷的。分值为3分,很可能诱导考生以为要点只有三处。从世界角度来看,知道发现于中国即可,具体到辽宁还是新疆,其重要性未必超过消息来源——《自然》杂志和“顾氏小盗龙”的命名等。

第四大题、第五大题,均存在要求模糊与标答严格的矛盾。比如什么叫体裁、内容、写法?七言绝句是绝句当然也同时是七言。而“内容”与“写法”不但有相互重复之处,更重要的是所提供的赏析项正是从内容和写法的角度人手的。考生如果对赏析项判断正确,借过来就可得分;如果判断不正确,则可能再次失分。意即17小题的①和②存在着“一能多考”。这使阅卷者在判断“内容”和“写法”时几番踌躇。

19题的A项对20题的①存在着一定的干扰。既然已经认为“开头”是对比作者与教授,引出题旨,那么考生可能会从另外的角度去杜撰“富有的雅士”与文题的联系。

综合上述题例和我历年来的思考,我觉得“标答”的产生过程是十分复杂、艰辛而且充满流变性的。我们只能在“答”的波涛中去驾驭和改进“标”这条船,我们无法造出一根放之四海人莫予毒的定海神针。而要把握好“标答”之舵,我觉得有几个环节是命题者和阅卷者不可不慎的。

一、不可迷信原文。文章的生产过程是没有一定之规的,不能因为一篇文章的阅读效果很好就认为该文章处处充满匠心,处处都有道理。《静夜思》为什么要以“床前明月光”开头,可以说出一百个“理由”,但用其中的一个理由作为标答来考试,是荒唐的,这是由我们的语文教学体制中的“文章崇拜”意识所导致的。

二、反复质疑设难。对于已有的初步参考答案,不论命题者还是阅卷者都应本着严谨的学术精神去反复核查,决不放过一处疑点。要把所出题目放到原文所在的整个文本系统中,尽可能地参考和依据学术界已有的成果来进行由局部到整体、再由整体到局部的循环论证。今年所出文言文,发生了命题者把“书信”的书,误解成“书籍”的书的硬伤,而且由于电脑阅卷,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整体遗憾。其实这本来是不难避免的。一是学术界早有多个注本明确指出“分”字乃“介”字之误;二是原文的后文中还有“以书还崧”和“解不致书之意”,都可证明书是“书信”;三是按书籍讲,原文明显不通,不合情理;四是原文开头几处作“学”解的“书”都颇不常见;五是秦汉以后由于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进一步加剧,文言文已经很不“标准”,后世学者对其整理校勘的力度明显不如前代,本来就是充满陷阱的考试“雷区”。所以,有疑者不出题,似应作为今后命题的一个原则。而看似无疑者,也一定要反复质疑,鸡蛋里挑骨头,才可确保万无一失。

三、题干要精雕细刻。题干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标答”的宽严性。应该说近年来题干的文字质量有了明显进步,比如问“哪两个字”是诗意产生的关键和“阐述了哪两种美”,准确严密,显示出命题者大巧若拙的功夫。相比之下,“对原文的叙述”略显不通,而“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则过于宽泛了。题干撰写首先是对命题者的一场考试。

四、从考卷实际出发。事先制定的参考答案,无论多么审慎周密,都只是一种预想。众多考生的实际答案不但会超出我们的预想,甚至会根本颠覆原题。正如医院不可能限定天下的病种,医学要根据不断发现的“非典型性病例”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体系一样,我们也必须以大量的“非典试卷”为正己之镜鉴。不但修正今年的“参答”,而且指导明年的“参答”。这就要求命题者与阅卷者进一步加强协作,条件许可时,最好在考试中心统筹下,建立平行的监督和测评小组,以保证“标答”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套句俗话,标答的产生,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工程。国家的法律,当然不能“说改就改”,但其实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大改小改斗批改。现在同性恋不再是“流氓罪”,老师殴打学生要负法律责任。法律是人制定的,要为人服务。标答更是人制定的,也要为人服务。以辩证的态度看待标答,才会使高考和整个教育体制进一步摆脱僵化,充满生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傍晚
游戏战争
校园二“君子”
海底“奇观”
妈妈下岗后
晨雾
发卷
及时雨
给父母的一封信
把地球留给明天
成长的“音符”
给烈士的一封信
妈妈•树•我
观《将成功传给下一代》有感
风雨之后的彩虹
留余才能长青
早期空肠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剖宫产术中处理及对母婴的影响
浅谈现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缺陷及制度完善
血液净化对尿毒症脑病的治疗观察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临床效果分析
5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抢救分析
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效果观察
化疗药物对胃癌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法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2型糖尿病运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观察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50例效果观察
焦虑症、抑郁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观察
冰心诗三首
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
《月球奥秘知多少》教案
湖心亭看雪
《阿长与》教案设计
《山居秋暝》、《登高》
《蜀道难》教案
繁星(苏教版)
27短文两篇(>>)
30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
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
《祝福》说课稿
“诺曼底”号遇难记
《将进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