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北京》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段。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学过《看雪》这篇文章后,你想不想知道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京,去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
2.出示投影:(天安门)图上是北京的什么地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文是怎样描写图上的景物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要求初步读通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请大家注意字的读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4.学生汇报。教师出示下面的词语,请大家读一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教师从旁纠正字的读音,注意“矗、似、厦”是翘舌音。
5.记准字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瓦阔雄油阴交川迹优
1)学生自由识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对大家认为比较难的字或教师认为易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央:最后一笔是“捺”。
瓦:笔顺是,一共四笔。
碑: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撇、横、竖”
6.指导书写:
阔:“门”要写得宽大一点。
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碑:左窄右宽。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完成课后2题。
2.作业展示。
3.师生评改。
板书:
24 北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段落指名读课文.
2.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美丽”一词要读重音。
北京如何美丽呢?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
3.读第五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呢?
(北京真美啊!)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放课文录音,思考:这段中有几句话?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2.出示投影:指出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弄清中央、前面、中间的方位。
3.指导读好方位的词。
4.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四、学习第三段。
1.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北京什么?
2.结合画面和上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的意思。
“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话么?
3.请你带着自己的感情读读这段课文。
五、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北京有……还有……,说明什么?
2.解释“名胜古迹,”并练习用“名胜古迹、风景优美”说话。
3.练习用“高楼大厦”说话。
4.指导朗读。
六、朗读全文。
七、全课小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从《乌塔》想到的7
- 花花的故事
- 暑假郊外秋游
- 自由写作实践
- 一张明信片的故事
- 从《乌塔》想到的8
- 白雪公主的故事
- 小伙伴
- 从《乌塔》想到……
-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后传
- 一只猪的故事
- 铅笔、橡皮、转笔刀的故事
- 蝈蝈儿讲的故事
- 给王虹同学的一封信3
- 成长中的一件事
- 数位时代秘书论坛正在招募
- 秘书 你会做会议记录吗?
- 全国秘书职业资格考试申报条件
- 剑桥秘书证书考试
- 伦敦工商会(LCCIEB)秘书证书
- 秘书该掌握哪些职业技能
- 日本的秘书技能考试和CBS考试
- 秘书全国统一鉴定
- 求职规划到市场找答案
- 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
- 国际职业秘书协会简介
- 我国LCCIEB考试中心列表(一)
- 全国商务秘书(CBSC)
- 全面掌握剑桥秘书证书考试
- 剑桥秘书证书考试介绍
- 工程技术人员的十大忠告
- 土木工程学子就业方向在哪里
- 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
- 未来五年建筑行业8类人才将成新宠
- 浅谈钢结构建筑的绿色施工
- 未来居住区规划的设计
- 人防电站施工图总结
- 关于《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
- 地下商业建筑空间的发展及意义
- 住宅电气设计
- 建筑制图与审图
- 地下商业建筑空间发展目的及意义
- 建筑工程常用术语解释
- 某冬期施工方案策划纲要
- 建筑中的不发火地面
-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梳理
-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分享快乐
-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我只要一颗红气球
-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孝顺的小乌鸦
-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席间怀橘
-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一双胖乎乎的小手
- 《棉鞋里的阳光》老师语录
- 《两件宝》
- 《棉鞋里的阳光》作者简介
- 《胖乎乎的小手》考点练兵
- 《胖乎乎的小手》第二讲义
-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的意思
-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问题探究
- 《棉鞋里的阳光》整体阅读感知
- 《棉鞋里的阳光》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