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词语、句子)和课文挂图。
学生:课前认识紫丁香树,翻阅资料查找与紫丁香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导言:同学们,见过紫丁香吗?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老师配合并出示课文挂图。)
2.老师小结:紫丁香树叶对生,卵圆形,花小,白色、紫色,有浓香。丁香花春季盛开,芳香四溢,是庭园中有名的花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见“我会读”。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教师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三、朗读感悟,真情互动
1.自由朗读,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
3.学生自读,说说自己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读读有关的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知道的问题。
4.分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每组选一节,先准备,再上讲台朗读。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节。
(1)老师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课件出示第二、三、四节。
(2)引导学生就老师的朗读进行评议,再自己揣摩朗读。
(3)每组推选一名同学比赛读二、三、四节,由学生互评。
(4)品味词语。
课件展示:“绿叶沙沙”像( ),“刚开的花儿”像( )
将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到“疲倦、挂牵”读起来押韵。
6.学生朗读课文,表达出诗中饱含的感情,直至背诵。
四、拓展延伸,师生融情
问题1:老师日夜为我们操劳,我们要怎样感谢老师呢?(学生抢答。)
问题2:老师,我想对您说……(可以说赞美老师的话,也可以给老师提建议。)
五、生字再现,巩固字词。
1.同桌合作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丽江之旅
- 金金搬家
- 家乡的秋天
- 狗自己会治病
- 我学会了做饭
- 可爱的小猫咪
- 童年趣事
- 我真想变成一只鸟
- 大年一天
- 吹灭别人的“生命之火”
- 童年的趣事
- 多彩的童年
- 最敬佩的人
- 中秋夜,我想起了……
- 给汶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时观
- 宪政制度在近代中国为什么难以确立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法与行政法良性互动关系之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在“境界”与“权利”的错落处
- 论宪法对刑事被告人权利的保护(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和谐体育文化建构
- 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诉讼中的中国宪法适用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诉讼中的中国宪法适用 (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修改宪法的理论思考(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儒家的隐者——李柏思想构成探析
- 修改宪法的理论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何为儒家之道(二)
- 论制宪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向传统文化回归的梁启超
-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
- 《鲁滨逊漂流记》
-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设计
- 《藏戏》教学反思
- 《鲁滨逊漂流记》
-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 《北京的春节》练习题
- 《藏戏》教案
-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
- 《藏戏》教学设计与反思
-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 《鲁滨逊漂流记》
- 《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 《各具特色的民居》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