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十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风景区游玩?有些什么感受?
2、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有一处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叫黄山。那里的岩石真让人叫绝,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板书课题。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抓住学生心理,由课外引入课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概读
1、学生自读2—6自然段,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名的“奇石”,划上记号。
2、学生说出奇石的名称,教师板书。
3、质疑:
①作者写这些石头有何不同?
②省略号在这里省略了什么?
[这一环节的安排,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二是指导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三是提出了问题,让学生边读边疑边思,为后文展开想象打下了伏笔。]
三、导读
根据学生兴趣,从写得详细的四种奇石里选一段导读。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它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学生点出的奇石图象),指名对图回答,教师板书重点动作词。
3、小结:这一段先告诉奇石的名称(样子),后告诉我们奇石的样子(名称)。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遵循主体教育的思想,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选择;其次抓住“奇石的样子”让学生理解具体内容,落实基础知识;最后让学生于读中进一步领悟情感。整个环节既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与传统语文教育理论的融合,又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和谐统一。]
四、仿读
1、总结学习方法。基本程序为“自读思考——图文对照说样子——小结写法——感情朗读”。
2、同法学习详写的余下三段。
3、比较写法。
作者写这四种奇石,有的先告诉名字,后写样子,如“仙桃石”、“仙人指路”,有的先写样子,后写名字,如“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这样写富有变化。
[通过前文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在后文的学习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学习,真正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现了学法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四段的构段方式放在一起比较,引起学生注意其中的变化,这是通过“变式”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写作方法的领悟。]
五、品读
1、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两段练习感情朗读。可分小组展开读、评。
2、推举2—3名代表进行朗读比赛,师生共同指导、评议。
3、教师小结学生的朗读效果、技巧及方法等。
[这里突出“读”的训练,由学生自主选择读的内容,再次强化学生的选择能力、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感悟前面所学知识,在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在读中品味黄山之美、奇石之趣。]
六、创造性读
1、齐读最后一段。
2、想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岩石的样子,同座互相说一说(出示怪石的图象,让学生观察)。提示学生可以先说名字,后说样子,也可以先说样子,后说石头的名字。
3、指2—3名学生边演边说,师生共同评议。
4、启发学生从省略号中展开想象,给“叫不出名字奇形怪状的岩石”取名字。[乘着品读所调动的学生高涨的兴致以及对语言的感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试着仿说一段,这既是一次听、思、说的综合训练,培养了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又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同时省略号意义的再次理解,又使得教学前后呼应,整体感强。]
七、总结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想?
2、师述:我们伟大祖国还有许多名山大川,还有许多秀丽神奇的自然风景区,在我们的周围就有许多美丽的景区,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依照《黄山奇石》的方法,仔细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
[让学生来总结,畅抒心中之情的同时,又培养了说话能力。教师顺势而结,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同时课内与课外结合,教材与生活结合,体现了语文综合课的趋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爬山记
- 我是一个小演员
- 老师的童年
- 灭蚊记
- 丢沙包
- 我的一天
- 激动的泪花
- 图书馆的一天
- 安门
- 游桃花岛
- 快乐的暑假
- 让座
- 地球仪
- 我的语文课本
- 妈妈的爱
- 论宁波地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分析
- 浅论从成人学习特征看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 论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HSK成绩
- 关于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心理之我见
- 试谈教育技术与教育的互动机制
- 基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 论教学质量要加大,考务管理要严抓
- 关于高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 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策略与效果研究
- 关于探究性学习要考虑学生个性心理差异
- “案例教学”在骨干教师培训中的实践探索
- 浅论萨满教对民族服饰的影响
- 关于网球运动员膳食营养特点的分析
- 新模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 信息网络教育的发展
- 耳目一新的反常教法──教《景阳冈》一课有感
- 出轨的课堂,别样的收获──《景阳冈》教学札记
- 《景阳冈》教学课例评析
- 打虎真英雄──《景阳冈》教学片断
- 《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景阳冈》教学反思
- 《景阳冈》教学案例
- 《景阳冈》教学实录
- 不事雕琢 体验真实──《景阳冈》教学案例与反思
- 叙述一个师生“对话”的教学实例《景阳冈》
- “闪”字见智勇双全──《景阳冈》教学案例
- 《景阳冈》教学反思
- 《景阳冈》课后反思
- 慎用资料──《景阳冈》教学随感
- 《景阳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