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9
《一株紫丁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CAI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
3.简介紫丁香,学生边听边看画面。
二、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全文,学生边听边看录像。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学生质疑。
三、全心品读,体会情感
(一)学习1—2小节
1.默读。
2.说说读完后体会到了什么?
3.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4.自由练读,指名读,议读,评读。
(二)学习3—5小节
过渡: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儿的呢?
1.出示学习建议。
2.小组合作学习。
找出写紫丁香怎样和老师做伴儿的句子做上记号,读一读,互相讨论。
3.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①“绿叶儿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
想像它在唱什么歌?理解“疲倦”一词的意思。
②“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理解“挂牵”一词的意思。回顾生活体验,想想老师是怎样关心我们的。
③夜深了,紫丁香还会怎样陪伴老师?怎样理解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
4.指导朗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三)小结:同学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四、总结全文
1.回顾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想对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再写在小绿叶儿上。
评析:
《窗前一株紫丁香》是语文出版社S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二上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是一首诗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低段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第一是重视朗读,以读为本。教学中,教师多处设计了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赛读、诵读等学习环节,教师还作了范读。为提高朗读水平,教师适时组织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如何读得正确、读出感情。第二是重视学生提问题。学生读了课题后,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学生自读课文后,让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改变了以往教师不顾学生实际大量提问的做法。第三是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意思。如“疲倦”和“牵挂”,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启发学生想像,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的爱。第四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重点内容3、4、5小节。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呢?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中互相读读,讨论讨论,让学生互相启发,共同学习,从而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热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寒假里的一件事
- 开学第一天
- 怀念曾祖母
- 我最喜爱的动画片
- 阳台上的妈妈
- 我要努力
- 大樟树
- 心烦的老爸
- 自作聪明
- 郊游
- 伟大的父爱
- 读书的收获
- 一张旧照片
- 十五的月亮
- 我的拿手好戏
- 小学学生家长安全责任书
- 学生安全管理责任书
- 小学班主任安全责任书
- 学校学生交通安全责任书
- 初中暑假卫生安全责任书
- 安全保卫(门卫)安全责任书
- 门卫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 骨干岗位经济责任书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
- 预防甲型H1N1流感责任书
- 校产管理目标责任书
- 职工安全联保合同责任书
- 小学教师安全教育责任书
- 小学班主任安全工作责任书
- 学生安全责任书
- 浅析网络对我国立法形式民主的影响_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学论文|法理学需要八个方面的变革_法学理论论文(1)
- 医生利用处方权收取回扣行为的法律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探讨
- 人大学的法学之维_法学理论论文(1)
- 关于国内人寿保险市场营销的探讨
- 中石化催化剂齐鲁分公司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 知识营销的内涵\特征及发展策略
- 论德沃金的道德解读_法学理论论文(1)
- 人权与国权的冲突与和谐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我国商法的发展及影响 _法学理论论文(1)
- 普法与乡村社会中的法律控制_法学理论论文(1)
- 知识产权通则:立法进程中的一种尝试_法学理论论文(1)
- 我国服装品牌战略研究
- 主体性理论与西方法学的演变 _法学理论论文(1)
- 《猫》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母鸡》教学设计2
- 《母鸡》教学设计1
- 《猫》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 《母鸡》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 《猫》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猫》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 《猫》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 《母鸡》教学设计3
- 《长城》教学目标和教材简说
- 《母鸡》教学设计6
- 《母鸡》教学设计5
- 《母鸡》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 《猫》快乐练习:强化练习
- 《母鸡》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