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从江县雍里乡小学生的生存状况一瞥

从江县雍里乡小学生的生存状况一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6

从江县雍里乡小学生的生存状况一瞥

雍里乡是一个以苗族、壮族、侗族、瑶族为主体的乡,土地面积1058600平方米,人口17951人,户数3353户,48个自然寨,98个村民小组。全乡有一所近千名学生的大洞中学,另有6所完小,7个教学点,共73个教学班,2214名小学生。其中苗族约1400多人,壮族约为501人,侗族为236人,瑶族约为35人。另有三十多名汉族小学生。

那么,那里小学生们的生存状况是怎么样的呢?

在目前六所完全小学中,全是壮族学生的归林小学仍是木质的教学楼,雨天漏雨,夏日灰尘,楼上楼下,飞尘满天,响声雷动,楼上任何一个学生不小心地动一动脚,楼下的同学就如闻雷声,难以安静听课。

同样,在七个教学点中,高加、污扭这两个全是苗族的教学点,也都还是木质的教学综合楼,而且污扭小学的教学楼刚建好不久,就产生了整体倾斜,成了危房。只能用木头支撑着。其他小学虽然是砖混结构,但也大部分比较破败,急需修缮。当然,也就难以保证有电教室、美术室、音乐室等。为此,能安排路远小学生住校的仅仅只有雍里、滚玉、大洞三所小学,其余的一概翻山越岭回家。象敖里,回家有十几里山路,归林小学最远的自然寨离学校十五六里,小学生们,特别是低年段的小学生,每天早上要走二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下午则又须走回家。

作为运动场地,是一所学校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更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可目前仍有高加、令里、归林三所小学或教学点还是一片乱石或晴天灰尘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黄泥地,没法上体育课。即使有了水泥球场,不少小学也没有跑道。到目前为止,只有雍里、宰略、大洞、两料、龙江、大塘六所小学有十张水泥乒乓球台,除此以外,各小学没有其他任何可供小学生们运动的体育设施。特别是因为各小学均无力建造围墙,上体育课时的球类,经常会滚落操场外的山崖或田地,特别象归林、污扭、高加三所小学,操场外的落差很大,山坡很陡,往往捡一个球要费好大精力、体力、时间。象归林小学,操场与外面山坡落差达一百多米,很难想象小学生们是如何下山找到球并拿回来的。

同样,这么多小学生在学校集中,还牵涉到吃喝拉撒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只有雍里、大洞两所小学有四十平米的学生食堂和蓄水池,其他各所小学均无食堂,学生们中午的吃饭问题只能是自带干粮和菜肴,冷着干吃,这在夏天还好,可是在冬天,小学生们又如何下咽呢?在污扭小学,我观察并记录从星期一到星期五远道来的小学生的日常伙食是:

早餐,基本没有,在夏日,偶尔会有学生到自己家的菜园子去摘一根黄瓜带到学校或一路啃着黄瓜来上学,也有个别带一根烤玉米来吃(问村长,其他季节小学生吃什么?答案是:空着肚子上学或有什么就带点什么)。

中餐,每人有二只小塑料袋(基本上都是装盐的袋子),一只装饭,一只装酸菜。中午放学,因为没有洗水池,有的就用筷子捞着吃;有的是在脏衣服上擦了擦自己的脏手,就抓着饭和菜吃,没有任何水,更不用说饮料。

询问了校长,他说一年四季都差不多,只不过冬天会更冰冷一些,学生只有用体温去焐热自己的饭了。偶尔也有到老师那讨点热水或借老师的灶热一下。至于饮用水,则到目前为止,各个学校都不供应开水,条件好一点的,接了自来水,小学生可以用手接着喝一点;差一点的干脆就没有水,口渴了,学生们自己跑到山泉水旁喝一点,或到村子里的农户家要点水喝。至于洗手,好多学生就听凭自然,很少去洗了。

而拉撒的问题,目前只有雍里、滚玉、大洞、龙江四所小学有砖混结构的厕所,分别有13、16、6、10个蹲位,平均二十人一个蹲位。至于其他九所小学,目前还只是简陋的木质厕所,合计为48个蹲位,约相当于三十个学生一个蹲位。比例最高的当数归林小学,老师不算就有353名学生(女学生有171人)而厕所则只有6个蹲位,六十比一。更不用说厕所的卫生、安全、便后洗手等问题,而且归林小学与归林村相距二三里路,到村民家去借用也来不及。

以上都是雍里乡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硬件设施,我想有志者大可以对此有所作为。但不仅仅是如此,对少数民族的小学生来说,这些他们都还可以忍受,而且他们也丝毫不会因此而放弃学习,或抱怨生活,抱怨学校。而下面的问题,则是我觉得需要我们关注第九世界的热心者们,从深层次去进行思考,并努力帮助他们去解决的。

首先,是小学生们的膳食结构。据我们对各个村的走访及调查,苗族、壮族、侗族、瑶族的生活习惯中,就很少有吃早饭的习惯,他们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下面是我十来天对所住一个苗族农户日常生活的观察实录:

早上,闻鸡鸣而起,收拾东西,磨好刀,六点前,叫醒儿女们,然后父母一般都乘早去割牛草,而孩子们则也背上书包与父母一起走出家门到学校去(经常会碰到结伴而行的大人和小学生们,有少数学生乘早跑到自家菜园去,摘一根黄瓜,边走边吃去上学,也有利用课间,掏出来啃的)。

九点多钟,父母们才挑了一大早所割的牛草回家,父亲喂牛,母亲则匆匆忙忙地烧早饭。九点半到十点吃完,作父亲的就上山或下田干活,而作母亲的则在家喂养猪、鸡、鸭等家禽,织布刺绣。孩子一般十一点左右匆匆赶回家吃饭,一般是一碗饭加一个伴有辣椒的炒蔬菜(最多的是白瓜或缸豆)。

下午,作母亲的上山去放牛,而父亲还在田里忙碌,等到四点半五点左右,学生放学,他们一般是先吃点中午剩下的冷饭,也有经常不吃的。然后,女孩子一般在家挑水,切猪食或上山割猪草;男孩子往往就去替母亲放牛或者就是满村乱跑。

晚上七点种,父母都回到了家,于是,男女主人就开始洗漱,并忙着准备晚饭,一般八点左右开始吃晚饭。饭桌上中间是一大盆清煮苦荞菜汤,没有油星,只是放了点盐;汤盆边上是一碗用菜油炒的辣椒炒白瓜或缸豆,饭可以吃饱,菜则只有如此。

九点多,男主人去串门或到代销店里与人聊聊天,女主人则在家管孩子或织布,到十点多睡觉。

日复一日,日常的饮食有变化吗?我们住的这户主人说,一般什么季节有什么菜就吃什么菜(真的,我们支教者住在他家的一个月来,基本不变),至于荤菜,村长很有把握的说,一般村民家一年累计天数不会超过一个月,而家境好一点的也只有二个月左右。

那么等黄瓜枯萎、玉米也干了后,孩子们早上上学吃什么呢?村长说,哪只有空手去喽,我们从来不烧早饭的,也没有早饭吃!

这样的膳食结构,从营养学角度讲,可以说只能叫做减肥饮食,而对小学生的成长来说,是大大不利的,特别是他们对动物蛋白、脂肪的摄入量是严重不足的。

难怪在观察污扭村民时,发现他们六百多人口中,没有一个胖子,也看不到超过一米七个子的人。我测了一下主人家的孩子,五年级学生不到一米四,父母均未超过一米七,而且都比较精瘦。

可是,我们东部发达地区的普遍问题是脂肪过剩。不知能否有志愿者给小学生们提供一些城里孩子们已经吃腻的火腿肠?那天我们同去支教的一位老师拿了一根细小的火腿肠出来,结果让村长、村支书、村长七十八岁的老爹,还有两位女儿都享了口福。特别是村长的老爹,说自己一辈子都没吃到过这样好吃的东西。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大隐隐于市
车站一瞥
见微之著
折射
亲力亲为与运筹帷幄
桃前述怀
人生的“出”与“入”
人与路
一花一世界
忘记不快 铭记幸福
减负中的“朝三暮四”
别小看了平凡与普通
一江清流
记与忘之间
人与路
氩弧焊的铝及铝合金焊接工
哈耶克论自由
屋面工程施工方案
电气安装工程工作总结
浅析贵州山区公路改造边沟优化设计(1)
地铁大规模改造工程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1)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综述(1)
土建房屋工程施工放线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分析与对策(1)
电气施工员工作总结
旧路加宽综合处治方案设计的几点考虑(1)
电气施工图识图必读书目
电气施工员年终总结
国外桥梁发展的动向和趋势(1)
反体系运动在今天意味着什么
《桃花心木》 教案1
《桃花心木》 随堂练习提高篇
《桃花心木》趣闻故事
《桃花心木》 重点问题探究
《桃花心木》 整体阅读感知
《桃花心木》 随堂练习巩固篇
《桃花心木》小升初考点衔接2
《桃花心木》之美文欣赏 阳光的香味
《桂林山水》同步参考范文-校园中的奇松
《匆匆》同步作文 审题指导
《匆匆》考点练兵之诗歌类巩固篇阅读阅读理解
《匆匆》考点练兵之诗歌类提高篇阅读理解
《桃花心木》老师语录
《桃花心木》之美文欣赏1 百合花开
《桂林山水》同步参考范文-可爱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