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9
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这九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这三个词语的意思。懂得“坐井观天”比喻什么。
3.理解青蛙和小鸟对话的语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图片介绍及读文,体会青蛙和小鸟对话的内容,训练说话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自学能力。
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通过学文,体会到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
(四)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体现:
在教学中,通过使用覆盖片和抽拉片等电教手段,加强课文内容的理解。给学生戴上头饰,边朗读边表演,体会青蛙和小鸟不同的感情和语气。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掌握生字的写法。
2.根据课后问题,理解课文,想想青蛙和小鸟谁说的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疑点: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四)解决方法:反复读议,结合图片、录像等教学媒体,了解课文内容,教师辅助提问,加强读的训练,自读,分角色读。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分小组自学生字,通过朗读熟悉课文。
2.在识字基础上,练习组词,理解词义。
3.读、讲、议相结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对话。
4.戴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理解“坐井观天”。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出示投影片:讲解观的意思,看。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
(二)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三)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1.边读边标出序号。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
(四)教学生字。
1.出示注音卡片: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
2.想想:每个字是怎么记住的?哪些字容易写错?
3.读准字音,读准生词。
4.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
1.回忆解题:同学们回忆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2.出示投影片,说说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对话的故事?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看着投影,说说青蛙和小鸟各自在什么位置。板书:井沿、井底。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
(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
(3)通过它们的对话你懂了什么?
(4)理解“一百多里”。
(5)指导分角色朗读。
3.讲读第四、五自然段。
(1)“说大话”是什么意思?
(2)小鸟是说大话吗?你怎么理解?
(3)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
(4)“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
(5)你能试着用上“无边无际”说一句话吗?
(6)指导分角色朗读。
4.讲读第六、七自然段。
(1)自己读读,想: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2)指导读“我不会弄错的。”
(3)小鸟为什么笑了?又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4)指导朗读。
5.小结。
(三)指导生字书写。
(四)课堂练习:
1.指导分角色朗读。
2.填空:
青蛙坐在()看天,看到的天不过()那么大。小鸟站在()看天,看到的天(
)。
(五)布置作业:
1.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事?你懂得了什么?
2.练习生字书写。
六、板书设计
板书
坐井观天
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储蓄罐空了
- 动物星球的运动会
- 美丽的莲花湖
- 热闹的世界之窗
- 体验过生日
- 一场梦
- 和睦的一家人
- 老师的表扬
- 美丽的合欢树
- 美丽的凤凰山
- 别开生面的吹气球比赛
- 铅笔、橡皮、转笔刀的故事
- 小熊开店
- 我的好奶奶
- 论环境
- 国产电影中的“性”问题
- 余额宝网络营销
- 最新经济类开题报告
- 《刺客聂隐娘》开拓的电影新局
- 2015经济专业开题报告
- 后“解严”时代的金马格局
- 汽车服务营销的浅析
- 科学怪人的肖像
- 偶像的大格局与小确幸
- 侯孝贤的金马电影学院
- 对于家庭电视购物的探讨
- 反恐前线的“大漠猎鹰”
- 一个傻子的哲学
- 简述怎么写会计毕业论文
- 2015经济学开题报告
-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
- 《屈原》教案
- 兴趣、想像、说写
-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满井游记》教案
- 《行路难》教案
- 触龙说赵太后
- 《七彩画笔》教学设计
-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师说》教案
- 《琐忆》
- 爱动脑,勤思考: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 激活生活经验 赋予文字以生命——“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词语教学
-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