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我为你们的想法骄傲

我为你们的想法骄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我为你们的想法骄傲

“我为你们的想法骄傲!”

——《神笔马良》案例描述与评析

案例描述:

《神笔马良》一文在师生的对话与朗读体验中接近尾声,课文最后说“马良又回到村里,给穷人画画”。学生的思维到此好象停止了,但“马良到底给穷人们画了些什么画呢?”老师的疑问立即得到同学们的回应,个个跃跃欲试,从他们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们都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

冯第一个发表看法:“王小二的鞋破了,马良给他画了一双新棉鞋。”又一男生答到:“邻居家的桌子叫大官砸破了,马良给他们画了一张新桌子。”“他们说得怎样?”我想应该引导学生的评价了。学习委员站了起来:“只要把桌子补好就行了。”“噢,资源不浪费,这同学真有节约意识。”我马上表扬了学习委员。

赵说:“小虎被大官抓去,剃了个光头,马良给他画了一头头发。”我听着真想笑,孩子们的世界还真有趣!这也应该是一种儿童文化吧!俞说:“村里一位老奶奶生病了,马良给他画了一方良药。”哦,多么善良而纯真的心呀!又一学生说:“村里阿狗的腿断了,走路不方便,马良给他画了一根拐杖。”这时,班长的手摇了起来,肯定有不同说法。“我认为不应该画拐杖,应该直接给阿狗画一条腿,这样就方便多了。”“别画成狗腿!”“捣乱鬼”吴总是情不自禁地插嘴,弄得哄堂大笑,让我们在课堂中开心。我笑着说:“这你放心,马良画画水平高。还有其它想法吗?”

很少举手的金也发言了:“村里来了个乞丐,马良给他画了一棵摇钱树,乞丐就变成富翁了。”“王小二家很穷,马良也画了一棵摇钱树给他。”这时,我的脑子转得飞快:教师的引导作用呢?“噢,那发财真快!这样真好!你同意吗?”同学们忽然静下来了。接着宋举手了:“我认为不应该画摇钱树,否则他们就好吃懒做了,当了大官,又来欺压老百姓了。”哦,李还有补充:“对,应该画一些用具给他们,像牛呀,水车呀,种子呀什么的,让他们劳动致富,这样的马良才是聪明的。”我暗暗为他的明智叫好,这样的说法似乎已经超脱了某种助人的圈子,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孩子们,我为你们的回答骄傲!”

案例评析:

1、君子善假于物——关于“课中挖掘课程资源”的思考。课文的结尾写道“马良又回到村里,给穷人画画。”画的是什么画呢?一个合理的拓展机会,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一个思想争锋的平台。把课后延伸提前到课内进行拓展,较好地防止了放任自流,是集体思维的碰撞,加强交往与对话的力举。文本只是一种凭借,看来我们再也不能拘泥于课文中的东西了。

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关于“想象”的思考。我始终相信,只要是一个好的拓展点,一旦展开,孩子们的想象肯定是瑰丽而神奇的,超乎大人们的驰骋空间。课中他们会补出“给光头画头发”等一些成人思维的漏洞,由此,儿童文化在课堂中再现生命活力。想象,掀起了一个学生情感迸发、思维活跃、语言发展的课堂高潮,带给师生的感受是深入生命层次的,凡高潮带给孩子们的生命体验也必将是深刻的。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关于“学生洞察力”的思考。思想在交往中变得深刻,在对话中变得更富哲理性。从为瘸腿人画拐杖到直接为他画一条腿,从为穷人画摇钱树到为他们画劳动工具,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时,孩子们能够继续寻求新的突破,一个直接一个间接,都给人别有洞天之感,使人豁然开朗。孩子们显示出来的善良已经不再是麻木与幼稚的了,而是一种审视生活的睿智和对人情物理的洞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我家
让我把幸福告诉你们
爱哭的我
我会煮饭了
奥斯塔河谷——理智的超越
我爱我的家
我的妈妈
谦让
桂花
美味佳肴
家的火爆与温馨
夏天
我爱妈妈
我学会了缝袜子
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思考
预防职务犯罪要加强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刑法论文(1)
高中语文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性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传统文化与旅游
我国缓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刑法论文(1)
完善我国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我见刑法论文(1)
明清家具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
从传统文化角度透视中小企业管理现象
传统文化下的晋商雕刻艺术研究
计算机犯罪浅析刑法论文(1)
中国传统文化与调解的契合
单位犯罪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刑法论文(1)
坚守传统文化精神
从传统文化角度透视中小企业管理现象
《颐和园》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和思考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设计
《母鸡》一课想到的
《长城》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一课时)
《颐和园》教学思考(推门课)
《母鸡》教学案例
《母鸡》教学思考(推门课)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思考
《给予是快乐的》一文的教学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二课时)
《颐和园》教学设计(送教课)
《长城》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