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14
颐和园教学案例
一、背景
当今素质教育下,那种“填鸭式”、“师傅带徒弟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显得陈旧而落后。因此,当务之急是把求知的方法教给学生,使他们由装“桃子”的“筐”,变成会辨别“桃子”好坏的“眼”,会去摘“桃子”的“手”。
于是,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我把讲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教师只起主导作用。
二、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谁能说一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什么?
生: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师:这节课我们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去参观一下这个美丽的大公园。下面请大家自由读书,喜欢哪一处就学哪一处。
(让学生自学五分钟后汇报)
生:我最喜欢长廊。因为它非常长,也非常美丽。
师:你从哪看出来的,给大家读一下有关的语句。
生: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
师:这么美的长廊,同学们想不想读出来呢?
(想。生齐读。)
师:游玩了长廊,又该到什么地方了?
生:来到万寿山脚下。在这可以仰望到高大华丽的佛香阁和金碧辉煌的排云殿。
(请另一喜欢这一处的学生读这一小节,读出美。)
师:来到山脚了,想不想往上走?想,就先讲一句介绍方位的话。
生:登上万寿山。
师:谁来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在万寿山上都可以看到那些景物?
生: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大半景色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师点拨:作者是抓住昆明湖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生:抓住昆明湖的静和绿来描写的。
(再读描写昆明湖的两句话)
师:从万寿山下来,又该到哪儿了?
生:昆明湖。
师:在昆明湖上作者欣赏了哪些景物?
生:长长的堤岸,式样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中心的小岛。
师:作者重点介绍了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作者重点介绍了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有三个特点:桥洞多,石柱多,石狮子多。
师:你们能把昆明湖上的景色画下来么?
(生在练习本上画,挑选好的展示给同学们看。)
师:这里的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美丽。
师总结。(略)
三、反思
这节课上,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学习按照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把事物写具体的。并自己去体会颐和园各处景物的特点。整堂课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以适当的点拨、引导,如介绍完一处景物后引导他们用一句介绍方位的话转到对另一处景物的介绍。学生介绍在万寿山上看到的景色时,重点让他们明白作者是抓住昆明湖的静和绿的特点来写的等。总之,我认为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种的果子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邓说之倔的后果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六一”联欢会发言稿
- 《草船借箭》缩写
- 《草船借箭》缩写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雨夜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感动
- 建筑公司转正申请书
- 技术员工作转正申请
- 电工转正申请书
- 建筑节能保温工程
- 技术员转正工作小结
- 土建技术员试用期满转正申请书
- 怎么做好钢筋翻样
- 工程部人员转正申请报告
- 季节性施工
-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冬期施工
- 建筑施工员转正申请书
- 土建预算员岗位职责
- 土建工程师转正申请书
- 高层建筑施工
-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2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范文习作
-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 《画家和牧童》 知识点精析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难点分析
-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