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4
第十册《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赞美春天以及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留连”“自在”“应怜”“小扣”“烟花”“尽”“唯”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完成课后“练笔”作业。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手段
利用电脑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以前读过春天的古诗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三首古诗不仅描写了春天的景物,还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感情。
指导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解题。
通过预习,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介绍作者。
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板书:杜甫。
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自由读,读准字音。生字和不熟的字多读几遍。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想每句的意思,画出不动的词语。
再读,逐句理解。
同桌读一句,讲一句。
指名逐句讲解,师生订正、补充。抓住以下重点词语。
江畔:江边。
蹊:小路。
花满蹊:繁花盛开,把小路都遮住了。
流连:舍不得离开。
时时:不停地。
自在:自由自在。
恰恰:黄莺地叫声。
指名连起来说说诗的意思
思考:《江畔独步寻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怎样的画面?
有感情地读,读出诗的情趣。
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指导读出春天景色的美和诗中蕴含的情趣。
学生自由读。
练习背诵
学习生字。
自由练读《游园不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业。
1.背诵《江畔独步寻花》,复习字词。
预习后两首诗。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1.解题。
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
2.介绍作者。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自由读,读准字音。
指名读,其他同学想句子的意思,画出不动的词语。
再读,逐句理解。
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共同讨论学习。重点抓以下字词。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指名逐句理解。
朗读训练。
思考:《游园不值》地作者未能进园赏花,但他并不扫兴,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自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重点抓以下词句。
故人、西辞、烟花、下、孤帆、尽、唯、天际
2.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订正、补充。
3.感情朗读。
4.思考:想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展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
齐背《游园不值》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业。
1.背诵两首诗,复习字词。
2.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三课时
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本课的三首古诗。
2.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进行练笔。
1.明确要求:写家乡的景物棗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表达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写成片段。
2.选择内容:启发学生围绕爱家乡、赞家乡这个中心,拓展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小组内同学之间交流。
3.练写片段,相机指导: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表达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当堂完成练笔,写完以后修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时空隧道
- 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
- 为小升初加码,我仅用了两年
- 北达老师的出题水平不简单
- 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
- 小升初,我打了一场“胜仗”
- 东城孩子为何选择北达?
- 小升初战役给了我血与泪的洗礼
- 我抓住了小升初并不多的机会
- 感悟-调整好心态最为重要
- 朋友
- 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
- 小升初后我的经验总结
- 小升初做到这些,就能大显身手
- 赶时髦赶出病来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