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2
11 将相和重点问题解析
重点问题解析
1.解题。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这个故事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2.了解每个小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第一个故事讲蔺相如完璧归赵。
故事的起因是:秦国自恃强大,假意用十五个城换赵国的无价之宝——和氏璧。
故事的经过是:蔺相如到秦国向秦王献和氏璧,秦王对宝玉赞不绝口,但就是不提换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谎称和氏璧有毛病,要指给秦王看,借此骗回和氏璧,并用撞碎宝玉逼秦王答应交城。回到宾馆,蔺相如派人秘密将和氏璧送回赵国。
故事的结果是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讲秦王和赵王渑池之会。
故事的起因是: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想在会见时侮辱赵王,侮辱赵国。
故事的经过是:蔺相如出谋,自己跟赵王前行,廉颇率军做好抗秦准备。在会见中,秦王要赵王鼓瑟并让人记录下来,以此侮辱赵国和国君。蔺相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也让人记录下来。
故事的结果是:赵王、赵国的尊严得到了维护。
第三个故事讲廉颇负荆请罪。
故事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升得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
故事的经过是:蔺相如为避免和廉颇发生矛盾,多次相让,并跟手下谈了相让的原因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这话传到廉颇耳朵里,他非常惭愧,于是负荆请罪。
故事的结果是:将相重归于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3.这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这三个故事各自都是独立完整的故事,有它们各自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但从全文来看,这三个故事又是紧密相连,层层深入的。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在渑池会上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立了大功,理所当然受到赵王提升,职位比廉颇高,引起了廉颇的不服气,造成将相不和。因此,我们可以把第一、二个故事看做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
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秦王没有得到和氏璧,很不甘心,就又设计借机侮辱赵王和赵国,这样就产生了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是第一、二两个故事的必然,蔺相如的步步高升,引起廉颇不满,有情绪就要发作,于是找碴儿,明白蔺相如用心后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4.如何看待廉颇这个人。
廉颇是赵国一名大将,为保卫赵国做出很大贡献。因为蔺相如高升不满是他一时糊涂,一旦认识到将相不和的危害,马上改正错误。这说明他是一位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就改的老将军。
5.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1)在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先讲将相之间产生矛盾,接着讲蔺相如处处退让回避,最后讲廉颇负荆请罪。
在复述时,应抓住将相之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廉颇的居功自傲。讲到蔺相如的处处退让回避,绝不是害怕廉颇,他是考虑到将相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攻打赵国。将相和,则国家安;将相不和,则国家危。表现出蔺相如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讲到廉颇的负荆请罪,他在蔺相如言行的感化下,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主动请求责罚,反映出廉颇不失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老将军。抓住这么几点就能准确把握文章内容和顺序。
(2)既注意用自己的话复述,又注意引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在复述的时候,用自己的话,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引用书上的好词佳句,帮助我们丰富语言,提高表达的水平。
(3)复述时注意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使故事完整,力求生动。
6.体会文章的写法。
(1)别具匠心的结构安排。
“将相和”这个故事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样三个小故事。这三个小故事各有中心,又密切联系,环环相扣,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蔺相如面对秦王的言而无信,竟敢以死相抗,他不顾秦王的淫威,强迫秦王击缶,这些都说明为了国家的利益与尊严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了赵国的安危,不与廉颇计较,主动回避,反映了他识大体、顾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
居功自傲的廉颇,当他知道自己错了的时候,“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足以看出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庆国庆
- 母亲节的礼物
- 长大后的我
- 我的童年
- 生活的滋味
- 我的傻事
- 英文互译
- 我和哥哥的一天
- 恶梦
- 春天到了
- 跟天使交朋友
- 未来的战争
- 妈妈真好
- 童年趣事
- "抓人“
- 中国正考虑新的贷款损失减免税政策
- 商业医疗保险为何不尽如人意(资料)
- 兼业保险代理喜不掩忧
- 谈保险信息系统的作用
- 商业医疗保险为何受青睐(小资料)
- 我国医保改革顺利进行的主要经验
- 保险监管瞄准偿付能力
- 促进基层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几点建议
- 对利益双赢的生育保险探索
- 住房公积金风险应对措施
- 人保完成股改 微笑面对上市
- 必须建立综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 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规避
- 国内生育保险制度刍议
- 信贷信息不对称的防范措施
- 《桥》重点问题探究
- 《桥》老师语录
- 《梦想的力量》老师语录
- 《桥》考点练兵(一)
- 《桥》重点字词的意思
- 《桥》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金色的鱼钩》教案讲义B案
- 《金色的鱼钩》写作指导
- 《桥》整体阅读感知
- 《桥》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桥》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桥》重难点分析
- 《金色的鱼钩》整体阅读感知
- 《金色的鱼钩》教案讲义A案
- 《桥》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