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短文两篇
教学目的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
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重点难点
1.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
2.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无数人咏叹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
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
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
种别样的心情
2、展示学习目标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
(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3)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
(4)理解作品的主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
A.旸谷( ) 浸润( )
B.皓月( ) 姮娥( )
C.一撮灰( ) 露台( )
D.瞬间( ) 夸父( )
2、介绍作者情况及。
(1)巴金,原名李尧棠,字_______,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_______家。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月》选自散文集_________。
(2)时代背景。
探究质疑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然后回答。
1、在《日》中,文章按怎样的思路展开的?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
2、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3、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4、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5、“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四、课堂小结,
《短文两篇》是巴金建国前创作的散文诗。它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
《日》表现作者 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
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表现了作者对 的追求。
《月》则表现作者 的一面,作者赞颂 ,“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
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个苹果的来历
- 快乐的一天
- 太阳公公剪指甲
- 昆明游
- 我的自画像
- 我
- 我的铅笔盒
- 美丽的秋天
- 小树洗澡
- 小学生日记一则
- 新年小日记
- 蚕宝宝
- 一件好事
- 帮爷爷捶背
- 秋天的校园
- 谁是造价最终确定者
- 如何开展公路土方工程量的审计
- 甲方的预算人员必须知道的知识
- 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施工经验
- 造价员有效复习的几个要点
- 毕业生看建筑施工图的要点
- 预算问题49问,49答
- 给业主编制清单必须清楚的问题
- 如何区别钢筋预算和钢筋下料
- 考生分享:2010年造价员考试通过经验
- 新房怎么计算施工面积
- 工程量清单计价特点
- 阳台清单规则及定额规则比较及计算难点
- 浅谈2010年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学习方法
- 建筑工程类五大员的不同工作职责
- 《灯光》 考点练兵阅读篇
- 《灯光》 考点练兵积累篇
-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灯光》 趣闻故事
- 《和田的维吾尔》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和田的维吾尔》 重点字词梳理
- 《和田的维吾尔》 整体阅读感知
- 《和田的维吾尔》 重点字词意思
-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后习题答案
- 《灯光》 范文
- 《和田的维吾尔》 重难点分析
-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 《和田的维吾尔》 重点问题探究
- 《十六年前的回忆》 考点练兵
- 《灯光》 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