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2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之一
学习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⒈谈话激趣
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
(1)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⒈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⒉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⒊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⒈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⒉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
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五、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校园的大花坛
- 门外打牌———刘硕的觉悟
- 欢乐的梦幻水城
- 古镇廿八都
- 假如我是一名音乐教师
- 我家的菜园
- 父母的爱
- 组装玩具
- 三个虎仔的故事读后感
- 荷花
- 我家的“大花狗”
- 斗笠和雨伞
- 友谊
- 把我的快乐告诉你
- 小鸽子
- 小学思想品德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 团体活动总结
- 学院学生会迎新工作总结
- 学习节活动总结
- 校园公开课阶段性总结
- 校园公开课小结理论学习
- 教师实习前工作准备总结
- 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范文
- “三下乡”工作总结
- 面试工作总结
- 超声影像科发展规划工作总结
- 9.15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工作总结范文
-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 尊师感恩月系列服务活动
- 小学五年级班级管理工作总结
- 汉英法律翻译实用技巧
- 浅谈人民调解向企业延伸的意义(1)
- 新形势下监狱警察培训的理性思考(1)
- 让评价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
- 重视实验技能培养 引领学生成长(一)
- 旅游资料汉英翻译浅谈
- 我国一人公司人格瑕疵的矫正探析(1)
- 论新时期的“财政均富”理念
- 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重构策略
- 中国财政改革中几个全局性问题的思考
- 社会资本理论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
- 关于如何妥善处理垫资建房纠纷案件的专题调研分析(1)
- 通过实验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一)
- 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随想
- 高中化学新课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探索与实践(一)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析材料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反思
- 《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 《有的人》教学设计和反思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反思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课文解析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1
- 《老人与海鸥》教后反思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与反思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