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7
孔雀东南飞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情节和人物要点,从语言角度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语言艺术。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初中我们学习过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诗》。今天我们学习被称为“乐府双璧”
的另一篇乐府民歌,同时它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二、关于“乐府”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
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关于“焦、刘殉情”故事的传说。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但刘兰芝却为婆母不容,婆母百般刁难她,没有办法,刘兰芝只有自请回娘家。夫妻二人双双“誓死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后,不久,县令替他的儿子求婚,焦仲卿闻听此事,二人生人作死别,在兰芝成婚那天,兰芝毅然投井而死,仲卿也自缢身亡。两人变成了一对鸳鸯相对而鸣。这个美好的传说演化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叙事诗。
三、学生整体把握文意,提问:
1、阅读后,概括诗歌的情节。(开端是故事的开始,交代故事的人物及事件的起因,
为故事展开做铺垫。发展是故事的深入,发展反映着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同时更是人物命运的形成展现。高潮,是故事的最激烈最精彩的部分,人物的命运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结局是事物的结果展示。概括故事情节的关键是理清故事的思路,焦、刘感情是故事发展思路的主要因素。)
起点:孔雀东南飞,五时一徘徊。
第一部分:开端,是兰芝对仲卿的诉述。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兰芝和仲卿爱情深厚,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们离异。
第二部分:民展,写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要接兰芝回来。
第三部分:发展,写兰芝与仲卿的离情别绪,二人分手之际,依依不舍。
第四部分:高潮,写兰芝与仲卿双双殉情。
第五部分:结局,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
2、为情节各部分拟定标题。
提示:五字句。能概括内容,注意人物特点;把握精要,用得体的语言去表达。
明确:起点(首两句)
第一部分:开端,兰芝被遣。第二部分:发展,夫妻誓别。
第三部分:发展,兰芝抗婚。第四部分:高潮,双双殉情。
第五部分:尾声,告诫后人。
3、概括故事主题。
提示:(1)文章写了怎样的故事。(2)人物的情感是怎样的。(3)这个故事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明确:故事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为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4、分章节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领会文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想握住农民工兄弟的手
- 生如夏花
- 舞动科技与知识的羽翼齐飞
- 3河南优秀高考作文-竞标
- 生有所息息以生之
- 永远的谭嗣同
- 跳出枷锁创造风格
- 永不停息的河流
- 大禹,请留步
- 择书如择偶
- 永远悲壮的勇士
- 那鱼那鹰那人
-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 诸神的黄昏生命在闪亮
- 山的那边
- 橡胶坝工程技术
- 大田喷灌
- 实用节水灌溉技术
- 膜下滴灌棉田技术
- 微灌技术的应用
- 膜下滴灌技术与节水措施
- 节水灌溉技术与机具
- 一种新型节水高产地下灌溉技术
- 葡萄灌水抓准“六期”
- 以土贮水 土中取水技术
- 提高果园土壤蓄水量的几种方法
- 辐射井技术
- 农田节水技术的模式类型与推广机制
- 井渠结合——北方灌区建设的基本方向
- 农业旱作节水技术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4
- 《四季》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及点评
- 《画》教学设计2
- 《四季》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爷爷和小树》教案和札记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2
- 《画》教学设计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3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与评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