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8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对策之一:课堂越活越好吗?_语文论文
编者按: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如何防止两极分化问题,等等。
正如一位教育局长所感叹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却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然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课改实验区的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有的教师又哄又奖,也只有少数学生动。可当学生真地动起来后,新的担心又产生了——有的课堂热热闹闹,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未听清楚,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有的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为活动而活动。尤其是教师不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只满足于课堂此起彼伏的热烈场面。请看一个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上《节约用水》这一课时,有位学生指出洗车场用水很多,很浪费,而另一位学生却认为,洗车就需要用很多水才能洗干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恰恰是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的焦点,而教师却轻描淡写地给予简单的肯定“很好”。如果教师能就这两个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如何解决“需要用水”和“节约用水”的矛盾,是不是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据了解,这种现象在一些实验区较为普遍。
教师们反映,课堂放开了,学生活跃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老师始料不及的问题,真不知如何回答。还有的教师面对学生的争论感到无所适从,有的置之不理,有的给予的评价一律都是“好”。这样,教师的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由此可见,改变教学方法不能简单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不只是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不能把课改理解为就是让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若离开教师的指导,势必如一盘散沙。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在学生提问时,应当认真倾听,待学生的问题提完后,与学生一道对问题进行归类,找出核心问题,以此组织课堂教学,并相机解决其他问题。动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问题,这种内在的、深层的动,更要落实,动静结合,收放适度,动得有序,动而不乱。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专家认为,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动要动得有序,不是杂乱无章,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首先要设计好问题,针对不同意见和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问题,及时给以矫正。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应当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
现在的问题是有的课堂无效提问、无效讨论过多,教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重复化。有人认为学生反应积极,就是主动参与,就是面向全体。表面上看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你说,我说,大家说,热热闹闹一节课,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思维的深度不够,导致的结果是传统的东西没有了,新的内容又没掌握。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学生说时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有条有理;学生做时要边做边思考,关键在于观察、分析、判断。
当然,更多的反映是,现在的课堂比以前“乱”。深入课堂后才发现,正是这种“乱”让人看到了希望。虽然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而且还伴着“我说、我说”的声音,虽然学生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声音此起彼伏,虽然学生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但都始终是处在积极的思维之中,这样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课堂实质上是变活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星期天
- 春天
- 聪明的小鸟
- 美丽的春天
- 放风筝
- 自我介绍
- 我和古诗
- 快乐的周末
- 游泳
- 春天
- 我的爸爸
- 思念
- 小赵老师
- 春姑娘来了
- 生态园游
- ASP问卷调查网站设计
- 为什么不选择电子商务(1)
- 何谓网上营销(1)
- 电子商务在中国:7大障碍7种对策(1)
- 论新型网络营销方式:交叉网络营销(1)
- 基于嵌入式Linux软件平台技术的研究
- 归纳学习方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比较研究(1)
- 软件开发中基于角色的协同
- 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 小型网络监控系统的实现ASP
- D-S证据理论的推广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的应用(1)
- 旅游电子商务模式分析(1)
- 用VC 6.0为对话框添加最小化按钮和提示条(1)
- 对当代网络技术的理解
-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 《刷子李》趣闻故事
- 《桂林山水》教案讲义 让情感在语文课堂上流淌
- 《桂林山水》重点与难点提示
- 《桂林山水》重点字词梳理
- 《桂林山水》重点语句探究
- 《刷子李》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刷子李》美文欣赏一
- 《刷子李》教学设计一
- 《桂林山水》老师语录
- 《刷子李》美文欣赏二
- 《桂林山水》整体阅读感知
- 《桂林山水》课后习题答案
- 《桂林山水》文学常识
- 《刷子李》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桂林山水》教案讲义 感悟细节感悟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