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4
谈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术化倾向_语文论文
在刚刚接触到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时,我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学术气息,从教师学习材料中的课题名称,到教师自己设计推荐的课题,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作业到各种媒体中出现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学术气息扑面而来,一直延续至今。2001年第5期《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上有篇《语文“研究性学习”课该怎样上》的文章,文章列举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专题就颇具代表性,如“中国小说发展的脉络”、“鲁迅小说的人物描写”、“《诗经》现实主义手法对后世的影响”、“屈原与李白诗歌的比较”、“毛泽东诗词的审美价值”,等等。报刊上、课堂里的许多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也是如此。组织学生进行这样的专题研究,写论文,当然会使语文研究性学习学术化或具有学术化倾向。2002年6月17日《中国青年报》中的《研究性学习学什么》一文开头说:“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笔者先后参加了好几所中学的研究性学习汇报会,并看到了许多相关报道,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印象:似乎在中学的研究性题目中,越是科技含量高的,越是题目大的,就越被推崇。甚至有人说,中学生做了研究生都做不出的题目!”这段话反映了中学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对语文研究性学习呈现出的这种学术化倾向,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它,评价它呢?我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指导学生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的学习,这种学习的过程和成果出现学术化倾向是可以理解的,应该肯定。语文研究性学习呈现出学术化倾向是一种正常状态,是这种学习步入正确途径的标志之一,它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可以使学生享受到获得成就的快慰。因此,对这种倾向不应抑制,而应予以肯定。
但是,肯定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学术化倾向,并不意味着学术化或学术化倾向可以作为评价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标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用学术化这一把尺子来量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这门课教学的长短,评判研究性学习的优劣。总之,我们不能强化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术化倾向,更不能让它纯学术化。理由如下:
第一,从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看,新课程计划开设“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的方法,培养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既然如此,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任务当然不是组织学生写论文,搞课题,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提高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科研等奠定基础,不是把学生的学习引向学术化,而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二,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注重过程的学习,与接受式学习不同,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以及与同伴协作切磋的机会,有更鲜明的实践体验、探索感悟的求知特点。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应组织学生自主活动、实践探索,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条件与环境,让学生健康发展,而不能追求把论文写大,把课题做大,把成果搞大,刻意追求上档次的研究性学习,强化其学术化倾向。
第三,从研究性学习的对象看,他们都是学业负担沉重的中学生,强化语文学习的学术化倾向,必然要对他们目前的学习提出过高的要求,而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毕竟只是少数学生,其结果只能是增加他们的学业负担,使面向全体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为少数学生的学习。中学生正处在各门学科都在打基础的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走上今后的人生道路做准备,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好基础,而不是把今后10年、20年要做的事情提前到中学时期来做。
另外,强化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术化倾向容易使学生对这样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参与的兴趣,甚至会导致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倘若如此,就背离了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的初衷,好事可能会变成坏事。
综上所述,面对语文研究性学习呈现出的学术化倾向,我们应充分重视,正确评价,既不能抑制它,也不能强化它,强化这种倾向不利于语文研究性学习在未来的发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岁月如歌——那串涩涩的桑葚
- 深邃的色彩
- 由衷的欣赏
- 岁月如歌
- 孔子,我们永远的神往
- 我班“动物册”
- 《论语》的温度
- 花样年华
- 初中生军训日记与心得体会
- 初中生活的苦与乐
- 《论语》读后感
- “善待”的快乐
- 岁月如歌——初中生活二三事
- 夫子春秋
- 岁月如歌——无人喝彩的回忆
- 对复合式地铁车站内衬墙开裂原因的探讨
- 儒学与人际
- 北京地铁10号线奥森区间降水方案选择与实施
-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简析
- 浅谈大国在中亚的利益交织
- 论中华民族传统祖国的意义结构
- 浅谈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关于解决中国养老保障问题的实现方式与步骤
- 地铁车辆运营记录仪的设计和应用
- 浅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创造
- 从“公务员报考热”看公务员绩效考评制度的构建
- 广州地铁五号线第三方水平位移监测的实践
- 轨道交通中的节能坡及其工程应用
- 邓小平对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谈论有序的政治参与与中国政治的发展
- 《触摸春天》范文习作
- 《永生的眼睛》重点字词梳理
- 《触摸春天》考点练兵 积累篇
-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一
-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永生的眼睛》美文欣赏 父亲的眼睛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三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二
- 《永生的眼睛》相关文学常识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四
- 《永生的眼睛》老师语录
- 《永生的眼睛》美文欣赏 别用眼睛伤害他
- 《永生的眼睛》重难点分析
- 《触摸春天》训练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