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沪港台高中语文教材比较_语文论文

沪港台高中语文教材比较_语文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2-21

沪港台高中语文教材比较_语文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 倪文锦)

一、比较目的:

通过比较沪港台三地的高中语文教材,集中各地的成功经验,探索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的新思路,促使汉语进一步走向世界。

二、比较对象:

上海高级中学课本语文(H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香港中国语文(中四、中五),香港启思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台湾高级中学国文教科书,“国立编译馆”(1985年)

三、比较项目:

(一)教材编审制度

上海教材实行的是编审分开的招标和审查制度,由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对教材编写进行公开招标,中标单位组织有关编写人员根据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草案)”组织编写,由上海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审查通过,并报送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然后由教育出版社负责出版,供学校选择使用。

香港教材也采用审查制,但与上海不同的是,教材由各出版社组织人员根据香港教育署颁布的“中文科课程纲要”编撰,然后送交教育署审查,批准后印刷,供学校和教师选用。但教材的精读篇目由教育署规定,教材编写人员只能自主选编略读教材及课外读物。

台湾教材实行的是统编制,即一个课程标准,一本教材。较之沪、港的“一纲多本”来,它比较呆板,无法开展教材之间的竞争。

(二)教材编选标准(原则)

上海:有利于全面完成学科教育目标规定的任务。文质兼美,难易适度,取材多样,适合教学。注重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可读性。语言文字要规范。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富有时代气息,体现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特点,有助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课文总量适当,各类文字的比例合理,以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言课文占总量的20—30%。

香港:教材(精读)是配合本科教学目标而选取的。选取的标准:文章的意识健康,写作技巧熟练,语文运用能配合学生的程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同时兼顾文白、古今、韵散的比例,以及各种体裁、作法的配合,能照顾多方面的需要。

台湾:精读范文以简练为主,略读范文以浅近为主。选文注重思想纯正、旨趣明确、内容切时、情味浓厚、理论精辟、情意真挚、文字雅洁、篇幅适度、层次分明、文词流畅。

由此可见:①沪、港、台都坚持文质兼美的标准,尽管对“质”的内涵的理解是有差异的。②沪、港比较注重文章的多样性和兼顾多方面的需要,以及适合学生的程度。③港、台的选文比较注重“情”与“趣”。④从内容切时或富有时代气息而言,沪、台两地也有共同点。⑤上海选材个性是体现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特点,减轻学生负担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台湾选材特点是精读范文以简炼为主,略读范文以浅近为主。相对而言,香港选材比较缺乏个性特点。

(三)教材设计思想

上海的教材,其教学内容的确定力求做到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水平这三者的统一。即是说,它既要从社会需要出发,以社会需要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又要以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发展需要作为整体安排教材内容的依据,同时,还要顾及学科的发展需要,考虑到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结构。因此,它反映的不再是单一的学科中心课程的思想、学生中心的课程思想或社会效率思想,而是试图取得这三者的平衡。

台湾的教材,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教材的设计思想基本没有跳出学科中心课程的框框。

香港的教材,比较注意教材的语文运用能配合学生的程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所以学生中心的课程倾向较为明显。

(四)教材内部结构

上海教材分阅读和写作两大部分,教材采用单元结构方式,是训练型教材。

香港和台湾教材,均以单篇课文为独立存在单位,并不采用单元结构。同属于文选型阅读教材,写作还没有摆脱从属于阅读的地位。

1.范文系统

上海教材分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两类:1—5册每册6个单元,每单元为4篇课文;第6册单元减少,共4个单元,17篇课文。讲读与自读的比例约为1:1。现代文与文言文比例约为2.8:1,采用文、白混编,除第6册以外,每册教材课文约为24篇。上海教材的特色是以训练阅读能力为主线。

香港教材精读篇目共26篇,中三教材每册8篇,中四教材每册5篇。现代文与文言文比例约为1:1,文、白混编。略读教材由各校自主选择。“课程纲要”除规定“以每三周施教一次为宜”之外,对略读教材篇数并未作出规定。

台湾教材,共9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53篇,略读课文39篇,两者之比约为1.4比1。每册教材篇目14到16不等,以16篇居多。按台湾高中国文课程标准的规定,文言文在高中阶段的比例,三学年分别为60%、70%、80%。它同样采用文、白混编。

台湾教材一个显著的特色是注重民族传统文化,其深厚的文化背景是儒家思想的影响。

由于意识形态不同,三地选文不一,这是可以理解的。除此之外,①每册教材课文篇数不一,究竟多少合适是可以研究的,因为作为教学的“例子”,它不仅在质量上是“范例”、“适例”,而且在数量也应是一个“适例”和“范例”。②文言文所占比例,台最高,港次之,沪最低,这与三地各自的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有关。面对21世纪,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沪、港、台能否在这一方面取得共识,这也应该研究。③上海教材的特色是以训练阅读能力为主线,台湾教材的特色是注重传统文化,香港教材的特色似乎不甚明显。④精读、略读或讲读、自读的比例三地也不一样,其中的经验教训可以总结。⑤三地应该对入选教材的范文,广泛听取第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然后作调整,不宜几十年不变。

2.助读系统

上海教材的助读系统,主体是“阅读提示”,另外安排一些注释。阅读提示主要指出一个单元能力训练的要点和要求,解释训练要点的含义,介绍如何达到训练要求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香港教材的助读系统,每课设有“作者”、“题解”、“学习重点”、“预习”、“注释”等项目。

台湾教材的助读系统,每课设“题解”、“作者”、“注解”三项。

上海教材的助读系统立足于单元,而港、台教材的助读系统,着眼于“课”。上海教材的助读系统,较之港、台教材更侧重于训练和方法指导。

3.知识系统

上海教材的知识系统分“文化常识”和“文言知识”两大块,其余的均有机地穿插在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文化常识”设有12个专题,旨在扩大阅读面,提高文化素养。其分布为:

高一(上):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百家争鸣的结晶——先秦诸子散文

高一(下):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史家之绝唱——《史记》

高二(上):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唐诗、光辉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

高二(下):诗乐结合的奇葩——宋词、绵绵不断的中外文化交流

高三(上):我国古代戏曲的双峰——元杂剧和明清传奇、色彩斑斓的画卷——古代游记

高三(下):明清小说的四部长篇名著、雄健豪迈的近代爱国诗文

文言知识:主要安排在高三总复习,内容为文字、常用实词、常用虚词、词类活用、句式、断句等六项。

香港高中教材的知识系统不像初中教材那么明晰,除了“学习重点”中的知识之外,其余的均穿插于课文教学之中。

台湾教材也没有安排专门的知识系统,各种语文知识穿插在教学过程之中。这也与语文课还上《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有关。

4.作业系统

上海教材的作业系统分两大层次:一个层次为课文作业,一个层次为单元作业。课文作业又分讲读与自读两种。讲读课文之后有“思考与练习”,大多为五题。一般地说,前三题主要是落实单元的要求,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提供教学思路,后两题主要是检测基础知识或复习前面单元的训练内容和要求。自读课文的前面有三个左右的“自读思考题”,主要是落实单元要求和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单元作业即“单元训练题”,主要是按单元要求进行综合的训练和检测,而且往往是几篇课文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和练习。最后一题是迁移性阅读和训练,一般从课外选一则材料,根据单元要求和其他基本能力的训练要求,设计题目,检测学生的迁移能力。

香港教材每课设置“问题讨论”、“应用练习”、“学习活动”、“课文总结”等项目,可视为作业系统,但是这些作业是不属于同一层次的。

台湾教材没有安排作业系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文明只差一步(20)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谈谈对行政合同的认识和思索
资本监管风险承担论文
谈谈关于建立军事行政诉讼制度研究的三个问题
谈谈行政取缔行为及其规范
试析行政权力的监督与管理
试析公安机关适用行政强制法的原则(参考)
谈谈行政执法行为检察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科学的人员分类管理与法官制度改革
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论文
浅谈行政合同的性质(参考)
浅论行政执法监督
谈谈关于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浅论公证在物权流转的作用
甘肃省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论文
农业贷款与财政支农的绩效论文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 整体阅读感知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最大的“书”》 知识点精析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相关介绍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2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