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注重基础着眼能力_语文论文

注重基础着眼能力_语文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7

注重基础着眼能力_语文论文

 

——评199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江西 谢辉根)

1995年高考语文试题和1994年高考语文试题相比,虽然试卷的编排体例上有所变化,但命题的指导思想基本没有变,试题没有在“新颖”上下功夫,而是注重选拔和导向的双重功能,力求在平淡中显本色,稳定中见规范。纵观全卷,1995年高考语文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基础,覆盖面宽。

除作文外,1995语文试题31道题中,约有半数的题目是考基础知识的,内容包括了语音、字形、词义、词语选用、成语使用、标点符号、语句衔接、语病修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具有较宽的覆盖面。

今年语文试卷的第1题和第2题考查词语的形、音、义,这是语言学习的最基本的内容,在语言交际中也最容易出现失误,如读错音,写错字,解错义等。这类题年年都考,往年只有一道,今年分作两道,足见对基础的重视。

考基础知识的题目还有第5题的标点符号的使用,第8题对作家、作品的表述,第9题对诗所涉及人物的判断,第10题对人物称谓的解说,第29题对名句的默写等。这些试题重在对基本的语文知识的识记,重在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只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答题就没有问题。

第3题是让考生结合语境选择近义词。这道题看似容易,但因为选项中的词语或同音,或同义,没有一定的基础很难确立答案。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明确词义,懂得结合语境辨析词义的同异才能选择正确答案。这道题属于语言运用题,能够反映学生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在一定范围内所蕴含的潜在能力。除第3题外,这类题还包括第4题的成语使用,第6题的语句衔接,第7题的病句修改等,它们既重视知识,又强调运用;既着眼于基础,又注重基础上蕴含的能力,这种试题无疑对中学的语文教学将会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1995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也是着眼于基础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讲的是郑母教子为官清正的故事,选材注重了思想性,弘扬着民族的传统美德;命题考查涉及了实词词义、句意理解、文意理解等常规内容,紧紧扣住了《考试说明》中“能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要求。

二、加强了语文能力的考查。

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对语言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等。1995高考语文试题涉及了这些能力的考查。

第11题是一道文学鉴赏题,要求选出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这道题考查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考生须借助已有的经验,通过比较、分析,感受词的主旨和意象才能作出判断。这道题启示我们:感悟能力的培养要重视丰富、积累语言材料,这既是理解的基础,也是能力形成的关键。

第30、31题侧重于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第30题对一张便条作修改,主要是从语言运用是否得体出发。便条不同于正规的文函而注重于口语的运用,修改只需要将便条中的“光临”、“决定”、“磋商”等不得体的书面用语换为口语即可。

第31题是一道很具综合性的题目,它要求选用表内提供的资料,就某地区女职工增长人数及增长率,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续写句子。答这道题至少要考虑以下几点:①要写清女职工的人数,表明增加的情况;②须按年份分段写清男性和女性职工的增长率,用比较的方法说明问题;③语句要通顺、连贯、简洁(注意字数的限制);④数字的表述和书写要正确、规范。这道题涉及到理解与表述,考查的能力是综合的、多向性的,它至少包括:①对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的能力;②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项语文知识将材料中重要语言信息组成一个复杂语句的能力。

现代文阅读的第二个文段,较多采用了主观测试题,答案多数需要考生动笔写出来,主观性强,能力的检测更为明显。我们知道,判断能力和概括能力在层次上是有区别的,判断能力好不等于概括能力好,让考生动笔写出答案,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概括和表述,增加试题的区分度,更好地进行选拔。如第25题、第26题、第27题,这几道题都要求考生结合阅读材料,或筛选文中重要的语言信息,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表述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并在答题的文字量上有所限制,这种主观测试,有利于让考生积极思维,可以看出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作文具有导向性。

1994年高考作文是写一篇命题记叙文,这是1992年、1993年高考重记叙命题思路的延续,反映了要纠正中学作文教学重材料轻命题,重议论轻记叙的不良倾向的命题意图。以给命题写记叙文对于写作是最基本的一种训练形式,对学生写作能力训练最为全面。但是,由于记叙文的写作随意性大,给命题的限制条件过少,势必造成评分的误差。因此1995年高考作文命题在总结了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成功与不足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种以一个材料写一小一大两种文体的新的命题形式。

根据材料作文,有利于限制立意、取材、文体,有利于控制评分误差。而一卷两文,两文两体,共用一个材料,不仅有利于全面考查,而且既可以减少阅读量,增加思考和写作的时间;同时也使考生在思维转换上,不至于另起炉灶,减少了不适应感。这是1995年高考作文命题所具的显著特点。

1995年高考作文的材料是一道题为《鸟的评说》的寓言诗。根据这个材料,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写一个对话片断;根据这个材料,自选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由于材料本身具有众多人格化的描写对象,又有对话和议论展开的话题,写作能够给考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能与现实生活发生具体联系,但又有一定的约束性,因此,因此,完成所要求的作文并不是十分艰难的。

1995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应该说是在情理之中,也出乎意料之内。尽管作文题“岁岁年年题不同”,变化几乎是绝对的,但这种变化仅仅侧重于形式。无论如何变,高考作文命题要有利于全面考查,有利于缩小评分误差,有利于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的语文教学和教改应是始终不变的原则。1995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性就表现在此。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20)
农业贷款与财政支农的绩效论文
谈谈关于建立军事行政诉讼制度研究的三个问题
试析公安机关适用行政强制法的原则(参考)
谈谈关于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甘肃省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论文
浅论公证在物权流转的作用
浅谈行政合同的性质(参考)
谈谈对行政合同的认识和思索
谈谈行政执法行为检察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科学的人员分类管理与法官制度改革
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论文
谈谈行政取缔行为及其规范
资本监管风险承担论文
试析行政权力的监督与管理
浅论行政执法监督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 知识点精析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 整体阅读感知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相关介绍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