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诗五首》教案

《诗五首》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0

《诗五首》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春望》。

2、引导学生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3、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教学重点:目标1

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具:录音机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

教师要适当点拨。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分钟)

教师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导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炼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学的五首诗都是唐宋的名家名作,怎样才能学好呢?或者说如何透过精炼含蓄的语言来准确把握诗歌的蕴含呢?现在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唐宋诗歌的艺术健力吧!

三、学习三首古诗。(目标1、目标2)(37分钟)

(一)学习《使至塞上》。

1.听配乐朗诵。(有条件的播放现成的古诗配乐朗诵带,如没有,由教师范读。[现在录音带还没到])

2.全体学生齐读。(注意节奏和感情,不足则纠正之)

3.让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重要字词,如属国、征蓬、汉塞、萧关、单车和候骑等词。)

4.叫一个学生给刚才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重要字词注音和解释,其他学生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做。做完后师生共同订正。

5.由学生简介王维(知多少算多少),教师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补充。

王维,字摩洁,唐山水田园诗人,

诗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6.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7.师生齐读全诗。

8.教师点拨:体会诗歌的意境,(重点品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美,让二个学生进行描述)。

(备学生)点拨要点: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地醒目,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沓无尽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

9.在教师的引导下配乐朗诵全诗。

(备学生)提醒学生注意节奏,朗诵时要边诵边想,脑中要有画面感,要融于诗的意境中,充分体味诗的美感。

10.全班齐诵全诗。

(二)学习第二首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请学生谈谈李白,教师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补充。

4.让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抽查二人检验。

5.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翻译全诗。

6.师生齐读原诗及译诗。

7.在教师的点拨下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重点体味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师点拨要点:

首句写景。

后两句抒情。

8.引导学生给全诗划分朗读节奏,练习朗读。

9.请一个学生朗诵。

10.全班齐诵全诗。

(三)学习第三首诗《春望》

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让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重要字词,如溅、搔、浑、胜和簪等词。)

4.叫一个学生给板书在黑板上的重要字词注音和解释,其他学生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做。完成后师生共同订正。

5.由学生简介杜甫,教师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补充。

杜甫唐现实主义诗人,

诗圣,

诗史。

6.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7.师生齐读全诗及翻译。

8.朗读几遍,试着背诵全诗。

四、全班齐读三首诗。(3分钟)

五、布置思考题:(1分钟)

1、①诗中哪几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这与本诗的体裁有什么关系?

②你最喜欢其中哪句诗?为什么?(A)

2、背诵三首诗。

3、完成练习二。(C)

六、说课精要:古诗较难理解,因此以教师讲解为主,注意指导学生多读。

七、教学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五首》

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春望》、《登飞来峰》、《论诗》三首诗。

2、引导学生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3、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教学重点:目标1

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

教师要适当点拨。

二、全班齐诵上节课所学的三首诗,并导人新课。(3分钟)

三、学习古诗。(33分钟)

(一)学习第四首诗《登飞来峰》。

1.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唐代的三首诗,接下来要学的是宋代的两首诗。先学第一首--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2.教师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3.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4.全体学生齐读。

5.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在教师的点拨下理解诗意。

点拨要点:

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两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5.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

(二)学习第五首诗《论诗》。

1.请一个学生范读,其他学生纠正可能读得不好的节奏。

2.全班齐读。

3.让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教师点拨。

点拨要点:

前两句是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具有普遍的意义。

5.自由朗读并背诵。

6.抽背井齐背。

四、总结(5分钟)

1.请学生针对《登飞来峰》《论诗》中蕴含的哲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2.比较本课五首诗的异同。(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下面的提示仅供参考。)

明确:

①从创作的时间来说,前三首是唐诗,后两首是宋诗。

②从体裁来说,五首诗都是近体诗,其中《使至塞上》和《春望》是五言律诗,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飞来峰》和《论诗》都是七言绝句。

③从主旨来看,前三首唐诗情景交融,重在抒情,而后两首宋诗以理入诗,重在说理。(这也是许多唐诗和宋诗的区别。)

五、布置作业:(1分钟)

1、背诵并默写本课所学的五首诗。(A)

2、完成课后练习二。(B)

3、课后练习四。比较阅读。(C)

六、说课精要:重视点拨,准确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七、教学后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发现
大自然老师
战争中的孩子(1)
动物给人类了许多启示
战争中的孩子
“白杨胡”落地的奥秘
蝉发音的秘密
大自然的启示真多
一件真实的事情
战争中的孩子
养金鱼
大自然的启示
沉痛的教训
绿树的启示
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注意问题
职业技术院校建立师德清单制度初探
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研究
最新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与对策建议大盘点
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美术指导
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意义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利用绘本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误区及对策
谈小学体育中德育内容的渗透
试论云存储中商业秘密侵权及应对策略
浅析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名商品的认定与法律保护
详解毕业论文有哪些答辩注意事项及答辩技巧
在教学实践中感悟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考点练兵
《两只鸟蛋》教案(一)
《两只鸟蛋》重点字词的意思
《两只鸟蛋》教学目标
《两只鸟蛋》教学重点
《两只鸟蛋》相关资料 世上有多少只鸟?
《两只鸟蛋》学习难点
《两只鸟蛋》重点问题探究
《两只鸟蛋》随堂练习 巩固篇
《两只鸟蛋》教案(二)
《两只鸟蛋》整体阅读感知
《两只鸟蛋》随堂练习 提高篇
《两只鸟蛋》训练素材
《两只鸟蛋》范文 小鸟的自述
《两只鸟蛋》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