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5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说课教案
一、教材简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激情,利用这种激情,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北京,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向学生讲一讲北京的风光,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三、教学理念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四、教学目标
巩固13个生字、8个词语及2个偏旁;会写“足、走”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流程:
我主要讲以下三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在教学中,要想激发孩子们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师就必须创设情境,带孩子们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体验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俗话说:情之萌生离不开“境”,要解作者之情,首先必须入文章之“境”。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出示北京的图片,配以优美的语调讲解北京的各景点,并配以悠扬的乐曲,之后我又请孩子们静静地聆听《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歌。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我通过音乐、图画、语言描绘等手段,强化了学生的感受,从而激起了他们热烈的情绪。在热烈情绪的带动下,学生便被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从而获得与作者相似的情感体验。
(二)以情育情,引发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学时,我和学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课文的情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表情朗读,表达抒情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一旦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便会形成巨大的内驱力,驱使学生冲破现有时空束缚,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带到更加遥远的意境中。在《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学中,理解“壮观”一词时,我请学生一起观看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孩子们来说,此时,他们和山里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们神情专注,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看完录像,我借情续情,请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场面读出来,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我抓住时机请大家一起体验,如果你在升旗仪式的现场,你会怎么做。活动之后,我又借势请学生再次欣赏北京的其他著名的美景,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现在,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呢?孩子们通过谈自己的感受,切身体会到山里的那个孩子和他们的心愿是一样的想去北京看看。孩子们的情感再次与课文中情感产生共鸣。最后,教师和大家一起诵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此时无声胜有声,爱国主义情感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
(三)情感的升华
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安排了一个环节:看谁能把山里孩子的心愿读出来,一次又一次的诵读,在孩子们的情感和课文情感多次发生共鸣之后,孩子们已经完全置身于情感世界,充满了对北京的向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男女“地盘争夺战”
- 第一次当记者
- 一节特殊的晚自习
- 沈毅林
- 我为妈妈背
- 今天我是马大嫂
- 珍爱生命
- 我的发现
- 悲惨的一幕
- 第一次竞选
-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 我懂税了
- 第一次坐飞机
- 奥运会开幕式
- 碰碰车大战
- 幼儿园大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 数学组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明朝那些事儿》的读书心得个人感慨
- 最新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 小学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高三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高一化学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 通用理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 初三外语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 2009年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 2009学年初一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 农业部推进渔业灾后生产等
- 黄鳝养殖真挣钱 当年投苗当年上市
- 黄金养殖项目——淡水龙虾
- 依靠科技 捕获渔业安全硕果
- 黄鳝养殖:风险与收益并存
- 新型高效养鸡新技术:旱鸭养鸡法,简单方便利润高
- 规模养鸡场选址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 新洲区标准化养鸡与养鸡业可持续发展
- 黄鳝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 老黄养鸡有窍门 育虫养鸡 照片销鸡等
- 退伍军人的生态果园养鸡场
- 黄鳝人工养殖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 黄鳝人工养殖中的蝇蛆培育技术
- 改变农家养鸡习惯提高养鸡效益
- 黄鳝人工养殖越冬技术
- 《再见了,亲人》学点聚焦
- 梦读《再见了,亲人》
- 《再见了,亲人》学法提示
- 《再见了,亲人》难句剖析
- 《再见了,亲人》课文导学
- 读《再见了,亲人》有感
- 《再见了,亲人》读后感
- 《再见了亲人》续篇
- 《再见了,亲人》重点难点疑点精析
- 《再见了,亲人》写作特点
- 《再见了,亲人》句子解析
- 《再见了,亲人》重点问题解析
- 《再见了,亲人》教学新探
- 读《再见了,亲人》有感
- 《再见了,亲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