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9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地情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包括邮票)和光盘,有条件的可要求上网。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准备光盘或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答案,然后小组交流。
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⑴
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⑵
画上的街市非常热闹,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三、介绍了北桥头的场景)
3、学生质疑,随机解决一些问题。
三、赏读,展开想象
教师:(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中的美丽风光。
1、《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哪些行业的人物?
2、画上的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
3、北桥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交流问题。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四、美读,表达情感
教师: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一片秋叶
- 我喜欢的一个人
- 打架之后
- 新成员“旺旺”
- 我爹
- 校园一角
- 礼物
- 无往不胜的童话
- 我的好朋友魏佳慧
- 读《学会看病》有感
- 我和妈妈的争吵
- 我的“熊猫”
- 我喜爱的一本书
- “虎头”“蛇尾”
- 中国,加油!
- 我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发展演变
- 行政审判有关业务问题的研究与探讨(1)
- 论地方人大与环保监督(1)
-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1必修》有感
- 化学计算题的巧解
- 让评价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 英汉习语对比及其翻译
-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构筑高中教育优质工程
- 国内翻译学科面临阵痛与转折
- 汉英翻译应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 董事会制度的基本法律概念(1)论文
- 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
- 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
- 文化因素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翻译中的体现
- 汉语成语翻译的方法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3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2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4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2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6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5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3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