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科利亚的木匣》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学习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科利亚5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埋木厦──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埋木匣部分讲了科利亚和妈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埋木匣及木匣里有哪些东西,为什么埋木区和怎样埋木匣的。挖木匣部分讲
4年后,妈妈顺利挖出了自己埋的木匣,开始科利亚按原来的步数没有挖出木匣,经过认真思考后改变了步数,挖出了本匣。最后一段讲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启发,懂得“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的道理。课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这是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课文后三个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讲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课文在描写科利亚思考过程时,层次非常清楚,合情合理,富有逻辑性,令人信服。首先他从妈妈的大木匣没有丢、还在原地得出三个结论:他的小木匣也不会丢,而且必在原地,妈妈是成年人,步伐的大小一般不会改变。为什么没有挖出来,他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经过认真思考,他明白了:时间过去4年,自己的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埋木匣时从家门口向前走10步,现在只需走5步。他按这样的思考做了,果然挖到了木匣。从这样一件具体的事情中,科利亚懂得时间一天天过去,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这样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道理。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的道理;二是让学生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二者均为教学的重点,后者是教学的难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鸟的歌
- 家——幸福的港湾
- 读《爱的教育》有感
- 书,我人生的指明灯
- 家乡的特产
- 小乌龟的遭遇
- 雪趣
- 感 恩
- 网络进行时
- 家乡的小河
- 秋天,在哪儿?
- 学会感恩,乐于助人
- 美丽的桃花
- 团团和圆圆
- 迷人的秋天
- 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之一)
- 创建文明校园决心书范文
- 应征入伍决心书
- 党员学习决心书
- 入党的决心书
- 征兵决心书
- 护士工作决心书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学校)
- 大学生入伍决心书
- 学习决心书
- 教师决心书
- 部队新兵决心书
- 新兵决心书
- 小学期末考试的决心
-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代化进程论略
- 关于两汉县级管辖下的司法制度的简述(1)论文
- 对儿童家具绿色营销策略的探讨(1)
- 试析崔莺莺《闹简》《赖简》的原因
- 刺绣的形式特点探析
- 现代艺术现象及理论刍议
- 关于“文化产业”定义的一些思考
- 谈藏族传统司法制度初探(1)论文
- 学院艺术设计人才培训模式论述
- 简论中华书法及其对世界文化艺术之影响
- 后极权和东欧知识份子政治
- 销售预测风险的管理研究(1)
- 言在此而、意在彼——<红楼梦>含蓄艺术风格浅析
- 艺术大师的爱情散文诗概述
- 社会公正、社会主义遗产与社会民主主义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5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1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6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8
- 《毛主席在花山》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7第二课时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3
- 《毛主席在花山》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4
- 《毛主席在花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2
- 《毛主席在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5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7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