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7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四
【学习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老奶奶为什么写我为你骄傲”?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画一。(放反映贬义骄傲的动画。)
(1)提问:这种行为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指名说。)
(2)师:板书“骄傲”,让生齐读两遍。
.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画二。(放反映褒义骄傲的动画。)
讨)提问:这种动人的场面,我们也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让生说)
(2)让生再次齐读两遍“骄傲”。
.小朋友我们刚才分别看了两种情景中的骄傲,你们喜欢前一种骄傲还是后一种骄傲呢?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是讲一个小朋友做了一件事,它属于后一种骄傲。小朋友们想知道是一件什么事吗?
二、初读课文
.让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发现课文中有些字我们认识,有些字我们不认识。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会怎么做?(让生联系实际方法说。)
(2)现在用你喜欢的方法,把不认识的字学会,并在课文中连成词多读几遍,好吗?
.检查识字情况,扫除生字障碍。
(1)师:出示生字卡片,让会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抢读。
(2)在大组中开火车认读。
.让同桌小朋友互相读课文。(互读、互评、互纠。)
.师示范读课文。
师:刚才小朋友们互相听了,也互相评了。现在谁敢跟老师挑战,跟老师比一比赛。
(1)师示范读前三个自然段。
(2)让敢跟老师挑战的同学站起来读后面几个自然段。
.互相总结评价读得怎样。
三、多读感悟,探讨研究
.带问题读课文。
(1)让小朋友再次自由读一遍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你读懂了些什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让生充分说。)
.那课文中的小朋友又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
(1)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男孩想的,做的?(指名说。)
(2)让生自由读课文4.5自然段。
(3)动手画,请小朋友们用笔用不同的符号把小男孩想的和做的画出来。
(4)汇报交流小男孩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假如你是课文中老奶奶,当你看到小男孩写的信和送来修理窗户的7美元时,你的心情怎样?你会怎样做?(让生充分说。)
.课文中的老奶奶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让生自由读课文的6.7自然段。
(1)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小组)讨论
(2)汇报讨论的结果。
四、渗透思想教育,拓展训练
.老师跟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我呀非常喜欢课文中的这个小男孩,你们喜欢吗?为什么?(让生充分说。)
.师总结归纳:诚实、知错就改、自己的事自己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我们周围的小朋友有这种行为吗?说给大家听听。(让生充分说。)
五、回归整体,再赏课文
我们最后再来欣赏一下课文中的小男孩。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读一遍课文。(全班齐读课文。)
六、写字训练
请同学们在“我会写”那一栏里选2~3个你喜欢的字自己描红。
七、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大意
二、继续描红“我会写”
里面的字
三、同桌交流识字,写字方法和技巧
四、师总结
五、指导学生在四字格中写好字
六、完成课后练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伙伴,我想对你说
- 木头人游戏
- 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 参观三峡晚报社
- 馋人的西瓜
- 参观《三峡晚报》报社
- 鸡蛋炒西红柿
- 秋游
- 兔子和乌龟
- 参观三峡晚报社
- 侦破“黄金”案件
- 老师
- 春夏秋冬
- 童年的趣事
- 参观三峡晚报社
- 朱自清先生与语文现代化
- 我国钢琴作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
- 探究木版年画的艺术价值
- 分析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盲从性和表面化
- 浅析澳门特区司法制度与其他地区司法制度的比较(1)论文
- 析“中西合璧”要用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的根基
- 戏曲对民族声乐表演的启迪
- 善意取得制度若干问题研究-从一起冒名顶替行为说起(1)论文
- 中国农村家电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1)
- 建立和健全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1)论文
- 大型体育赛事营销策略分析(1)
- 我国代位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1)论文
- 关于旧桂系时期广西近代司法制度的执行(1)论文
- 房地产企业顾客关系营销策略(1)
- 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
- 《我不是最弱小的》2
- 《爬山虎的脚》2
- 《青山不老》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2
- 《观潮》2
- 《大瀑布的葬礼》
- 《蟋蟀的住宅》1
- 《爬山虎的脚》1
- 《只有一个地球》2
- 《燕子》
- 《观潮》1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 《燕子》
- 《我不是最弱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