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教学随笔
翻新时间:2022-12-05
《找春天》教学随笔
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水平,把文章读准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赛读”是我们语文老师常用一种方式。
一般,我采用以下几种组织形式:小组成员赛读,同桌比赛读,全班自由赛读。
不可否认,赛读的方式的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评价的水平。但这种方式也有不少弊端,
尤其是全班自由赛读时,同学们关注胜负的功利之心太重,往往会出现“吹毛求疵”、专听别人的缺点、忽视别人读书的优点的缺陷,欣赏文章之美,体验情感之美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感情朗读被学生的竞争活动气氛冲淡。另外,平时朗读水平较差的同学怕别人笑话,不敢参与比赛,达不到全员参与的目的。于是,我对这种赛读方式进行反思,尝试“赏读“的方式。赏读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引导孩子们多学习、欣赏别人的优点,二是在朗读评价中能抓住同学读得精彩的片段欣赏,知道该怎样去读,为什么这样读。如此一来,听者会听,能赏,读者自信、乐读,课堂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有了皆大欢喜的效果。
在教学《找春天》这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同学们在读流利的基础上,我稍加引导点拨,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朗读,然后进行赏读评析,感觉好的同学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读得成功的地方,再读感悟。孩子们一次次体会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小草、野花、嫩芽的娇媚、可爱,小溪的优美、悦耳,很自然地感觉到了春天的音容笑貌,陶冶了情感,积累了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赏读”使孩子们能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自觉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提高自己。这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更是做人之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
- 我的爸爸
- 小金鱼
- 买书
- 中秋之夜
- 美丽的秋天
- 一张照片
- 茉 莉花
- 洗碗
- 秋天
- 文竹
- 我爱我家
- 难忘的教训
- 游黄山
- 我的弟弟
-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重新解读孔子的仁
- 从《抱朴子》看道教的生命哲学
- 宋明理学与东南家族社会经济变迁简论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儒家修养论今说
-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中华文化的元色是兼容
- 汉字起源于中东——兼论甲骨文起源之文化读解
- 谈《四库全书》
-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翠鸟》
- 《火烧云》教学片段
- 《落花生》教学片断及评析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灯光》教案设计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 《四个太阳》
- 《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 《太阳》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