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
【课前透视】
黄山雄姿灵秀,气势磅礴,是着名的旅游圣地。本文向我们展示的是“黄山四绝”之一的黄山石。在作者笔下,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显示出它神奇,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趣味横生。不禁让人由此及彼,更加喜爱黄山。本文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共六个自然段,有三个自然段配有图片,可说是图文并茂,为理解课文提供了良好的资源。
黄山是名胜,可孩子年纪小,真正去过的不多。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来收集相关资料,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大胆想像,体会黄山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喜爱黄山,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习会认的14个生字的正确读音,掌握会写的8个生字的笔划笔顺;
2、读熟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重点】
识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搜集黄山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课件演示:
(出示文中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画面上的石头像什么?选择其中的一块想一想、说一说。)刚才小朋友看到的和描述的是黄山的石头,它以奇特闻名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的。板书课题。
课件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敢想敢说,发挥了主体作用。
2、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好地方?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乘上旅游专列一同去安徽的黄山,去欣赏那里闻名遐迩的奇石,愿意吗?板书课题。
联系学生爱旅游的实际,创设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对话平台〗
一、自读
1、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同桌互相学习,检查读音。
3、小组合作读,要求:彼此帮助,读得流畅。
4、大组赛读,要求:比比哪组读得有情感。
引导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采用活泼的形式促进学生朗读,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二、识字
1、小组识字。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不会的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或请教老师。
2、汇报识字。选出小组的代表,带领大家认读生字。
3、分层次读字词。先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再去掉拼音读生字词。
4、交流识字方法。
5、游戏检测。教师读生字,学生和教师玩“照镜子”的游戏。评选“识字小能手”。
识字环节要创设识字的情境,保持学生识字的热情,在交流中多了解识字方法,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
二、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分自然段指读,其他同学点评议。
3、小组合作通读全文。
发挥学生读书的自主性,在朗读的方式上不要限制,要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写字
1、教师出示要写的生字:尤、其、区、它。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示范,重点对难写的字进行指导。如:“区”字的笔顺:一区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就要让学生多观察,多练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和你
- 春游
- 可亲可爱的小姐姐
- 学校的杜鹃花
- 爸爸,我想您了
- 威风的老虎
- 爷爷种花
- 小雷锋--小刚
- 春天的杨柳
- 我的家乡--西洪
- 南昌亮起来了
- 剪一剪
- 怎样防灾?
- 春雨
- 幸运橡皮
- 浅析练声曲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1)
- 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浅探
- 高铁高架桥场景TD
- 浅淡民族声乐应借助戏曲表演抒发情感
- 多媒体CAI运用于乐器法教学的探讨(1)
- 分析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
- 有关“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1)
- 钢绞线对拉技术在京沪高铁
- 如何加强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 研究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统音乐的保护问题
- 声乐辅导中的呼吸训练
- 多媒体电脑在专业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1)
- 浅析铁路工程顶进涵施工技术
- 浅谈音乐欣赏教学课
- 市政综合管线规划在城市地下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六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三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四
-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八
-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
-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七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六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三
- 《植物妈妈有办法》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二
- 《黄山奇石》片断赏析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四
-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