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
翻新时间:2023-04-25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沿、际”等3个生字。会写“信、沿”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写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坐井观天》是一篇传统课文,以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本课设计以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把“对话”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把“读”作为感悟理解“对话”的重要学习方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趣。在朗读技巧的运用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化朗读处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小朋友认真听故事,完成贴图任务。
一只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着外面的天空,过着清闲的日子。忽然有一天,飞来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使它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谁能把青蛙、小鸟贴到黑板上?你为什么这样贴呢?(认识井沿、井口、井壁、井底)
二、释题
1、请大家齐读课题。
2、谁知道“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呢?
三、朗读感悟
1、老师引读:
青蛙问小鸟──
小鸟回答说──
青蛙说──
小鸟说──
青蛙笑着说──
小鸟也笑了,说──
2、想读谁的话?自己练一练。
3、同桌分角色读。
4、指名分角色读。
5、去掉提示语,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争论的语气,可以配上自己设计的动作。
6、读课文后,填空:
青蛙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不过( )那么大。小鸟站在( )看天,看到的天( )。
7、讨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集体交流。
四、戴头饰表演故事
五、揭示寓意
1、交流心得。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结束语:
小朋友,《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短小幽默。让人读后能明白一个个道理。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请大家课下找几则寓言故事来读好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蚕宝宝
- 包柑橘
- 我的同桌
- 署假爸爸带我去下乡
- 观察蚂蚁
- 观察日记——蚂蚁最爱吃啥
- 爱唠叨的妈妈
- 蟑螂复仇记
- 激烈的运动会
- 比绝招
- 我学会了游泳
- 状告肯德基
- 走滩涂
- 可爱的仓鼠
- 家乡的秋天
- 略论新教学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 分析肖邦钢琴作品的演奏特点
- 关于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
- 钢琴伴奏在表演领域内的功能分析
- 民歌的音调特点及传承论述
- 第三方物流—21世纪国际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物资流通
- 音乐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研究
- 论侗族情歌的生存与发展
- 论歌唱中情感表达的要素
- 浅谈中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
- 瑶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 争创新优势探寻新思路
- 高师钢琴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高师合唱教学的师范性研究
- 《乌鸦喝水》说课设计1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4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1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0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2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8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9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7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6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5
- 《乌鸦喝水》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