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1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
2、学生自己读课文,预习生字词,想一想:我会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第一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利用网络、课件或挂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了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文;
1、由秋天植物的种子成熟引入,设问导入课文。
2、齐读课题:
(1)知道“植物妈妈”“孩子”分别指植物和它们的种子。
(2)用补充课题的方法了解课文大意。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辨,纠正字音。
2、学生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为”是多音字)
3、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
(1)勾画交流: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2)提出自己没有读懂的地方,并作上符号。
4、教师和学生一起整理出需要重点解答的问题。
三、带着问题,在朗读中感悟;
1、读第1节
启发提问:谁读懂了“四海为家“这个词语?学生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练习读好问句。
2、朗读2、3、4节
(1)说一说:你最欣赏哪一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
(2)通过网站或课件演示,帮助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学生在书上勾出关键词语。
(3)相机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关键词语。
3、自由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读、表演读。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4、试着背诵课文。
四、实践活动:
读课后“泡泡”里的话,说一说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自己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资料;通过网站了解一些典型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第二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巩固朗读背诵,进行字词训练。
达标过程:
一、巩固朗读、背诵;
1、齐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2、分组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节进行背诵,提高背诵兴趣。
4、“接龙”方式检查背诵情况;
二、进行字词训练,识记生字;
1、读“读读抄抄”里的词语。
(1)强调词语重叠时轻声的读法;
(2)仔细观察: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点?只观察不回答。
(3)学生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2、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读生字,练习口头组词;(“知识”中的“识”读轻声)
(2)学生交流:我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一个字?(区别“己”“已”的不同;)
(3)教师小结学生的识字方法,肯定学生的思维方式;
(4)巩固:在网站中通过文字游戏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指导书写;
(1)重点示范独体字的写法:(通过横中线和竖中线确定笔画位置)
(2)示范三个女字旁的字的写法(指名在黑板上写,然后进行笔画整理)
4、练习写一写生字,教师课堂巡视,看笔顺及写字姿势是否正确。
5、小结书写情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想对老师说
- 难忘师生情
- 我崇拜何老师
- 啊,胡老师,我忘不了您
- 保持卫生
- “厉害”的马老师
- 写给新语文老师
- 班的邹老师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猜猜她是谁
- 我们的好老师
- 我的老师
- 给老师的一封信
- 我的老师
- 我最敬佩的人
-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 从“电影反打”的寓意浅析比较教育学的“理论反打”
- 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 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三个体系的主要内容
- 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方向
- 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 新世纪高校培养目标与"两课"内容的改革
- 全方位构建学校德育工程的实施框架
- 对郊区重点中学父母陪读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 教育应当基本公费的若干理论依据
- 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性、可行性、科学性
- 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小议班级管理
- 中国教育考试制度历史及其现状研究
- 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探讨
- 怎样使小孩变得更加聪明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练习提示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句段学习指导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词义辨析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相关链接
- 妙哉《少年闰土》的开头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章法结构
- 教学要因学生变化而变化──教《少年闰土》有感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词语解释
- 从“闰土也向往鲁迅的生活”想到的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拓展阅读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点聚焦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分段段意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阅读训练指要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难句讲解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法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