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6-02-23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这篇文字优美而又悲壮感人的动物小说——《最后一头战象》是著名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力作,文章感人至深,让人久久难忘。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进行本课的学习时,我主要训练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学习通过对嘎羧行动、神态的描写来突出它的高尚情怀的表达方法。在课堂中,我首先限定读书时间,让学生在十五分钟内读完一遍课文。通过检查发现,学生的读书能力参差不齐,读得快的十一二分钟就结束了,而读得慢的在规定时间里才读了一大半。这一遍读书并非单纯为了读而读,读完后,我们马上进行交流:课文到底讲了什么故事?通过这种快读思考的方式来梳理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
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嘎羧的神态、动作描写,引导想象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重情重义、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我主要抓住这段文字进行研读。“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型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然后小组交流,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时,嘎羧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交流,猜想嘎羧是在重温二十六年前那场激烈的战斗,怀念在这里牺牲的那些战友们,回想自己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英勇豪迈。于是我马上顺势引导:“嘎羧不仅仅是一头大象,更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然后再让学生去读,学生悟得深刻,读得自然也就精彩。而这节课中最让我兴奋的是收获到了学生的勤学善思。
在课后习题中有一项,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以往每每走到这一项时,都会流于形式,成为走过场,少有人提,也鲜有人答。而今天,学生不但提了,而且提得很有价值,值得思考。比如:“嘎羧要离开寨子了,为什么人们送给它的食物它不吃,却只喝了一点水?”“为什么人们知道嘎羧要离开了,要给它围上白色的纱巾,四腿绑上黑色的布块?”“为什么嘎羧死去的时候,它的一只眼睛睁得老大,还凝望着天空?”等等。
这些问题一经抛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积极讨论。大家开动脑筋,大胆举手,各显神通。学生活了,课堂自然也就活了。不足之处是本节课没有来得及读写结合,学生被激起的情感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实在可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展翅飞翔
- 我的星期天
- 消失的感情
- 成长的烦恼
- 我的初中
- 教师节诗赠陈老师
- 飞舞吧,花蝴蝶
- 咸咸的是泪
- 天下第一情
- 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 美丽,滋润着这个城市
- 稻之仲夏
- 枫叶~~碎
- 叶
- 学会感恩
- 历史“填空”与记忆“补缀”
- 二战中的“天气门”
- 杨六郎与地道战
- 南极240年 从探险、科考到旅游乐园
- 飓风参战 忽必烈两次栽在日本海
- 嘉庆遇刺之谜
- 玉田净觉寺建筑结构详述
- 去掉了“主义”的资本
- 用新理念开创档案事业新局面
- 建立名医档案 树立医院形象
- 晋察冀画报社创建始末
- 为中华武术扬名的一生
- 1845―1945上海租界百年
- 与寒冷相比,战争简直是儿戏
- 突出患者意见医德档案管理须引入患者评价机制
- 《争论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三
-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之一
- 《浪花》说课设计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之一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四
- 《十二月歌》同步练习
- 《浪花》课堂实录
- 《石榴笑了》课堂实录
- 《石榴笑了》课文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二
- 《十二月歌》课文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之二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一
- 《石榴笑了》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