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学生默读课文后,一定会有所感悟,而每个人感悟到的又不尽相同,要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把它挑出来,摆到一边,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我说你找”。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2)“我指你认”。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
三、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字(刀、仍、便)是新认的字。“刀”字放手让学生临写,“仍、便”二字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单立人的写法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应该比较熟悉,因此放手让学生书写。但三个带单立人的字的右半边应该细致地指导一下。“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写美观。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整体感悟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主选择读书方式。
2.合作学习,读给小伙伴听,相互检查、订正。
3.抓重点语句悟读、品读。
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在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
(1)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2)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此时教师可示范读,也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
(3)“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看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4)“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5)“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三、积累运用
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大张邮票 一枚别针 一台机器 一家小酒馆 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记到小本子上,或者用这个词依照书上的句子说一句话。
可引导积累以下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四、实践活动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响应学生伙伴的提议,去收集一些邮票。
2.故事会。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苦恼周末
- 垃圾桶里的对话
- 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
- 可爱的小鸡
- 在未来的世界中
- 储蓄罐——我的好朋友
- 雷公公
- 十个“小和尚”
- 课间十分钟
- 我和大斑啄木鸟
- 烦恼
- 观《纸飞机》有感
- 我的爷爷
- 梦
- 热闹的操场
- 浅析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
- 民俗: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
- 论高校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政策观照
- 浅析学校知识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
- 以有形把握无穷
- 论语文教学的“留白”技法
- 试论增强学术期刊的责任意识
- 实施新《纲要》高校体育教师要树立的新体育观
- 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培养模式探析
- 论对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几点思索
- 中国最早的法学研究生教育
- 论英国专业教育研究
- 关于人文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
- 论德国政治教育的目标、属性与绩效
- 论农村教育分化带来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解读《索溪峪的“野”》案例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索溪峪的“野”》课堂实录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索溪峪的“野”》教学
- 《索溪峪的“野”》一课的教学
- 追求“丰实”的教学──《索溪峪的“野”》教学有感
- 《索溪峪的“野”》评课稿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索溪峪的“野”》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反思
- 野味十足的自然美──解读《索溪峪的野》
- 《索溪峪的“野”》教学随感
- 疑、探、悟、品、说──《索溪峪的野》教学设想
- 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索溪峪的“野”》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