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0
《找骆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教学重点:
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清楚。
三、 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听写生字。
2、 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 商人之所以要去找骆驼,那是因为——学生接说(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
(2) 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心里非常着急。这时候他看见前面有位老人在走,就连忙打招呼,请大家学着老人的样子招呼招呼看。
(3) 商人和老人开始一问一答,谈得挺好的。可是,商人怎么突然“忿忿”地说起话来?
(4) 老人详细地说出了骆驼的哪些情况?用自己的话说说。
(5) 老人不仅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还知道骆驼的右边驮着米,左边驮着蜜,而且连骆驼的嘴里缺了一颗牙都知道,老人知道的情况可真够“详细”的。当老人说出骆驼的这些情况时,商人怎么说?
(6) 正当商人充满希望的时候,老人却说不知道骆驼往哪儿去了,难怪商人要“忿忿”地说起话来。谁会用“忿忿”的语气读读商人说的话。
3、 学习课文第10自然段。
(1)(过渡)是老人把商人的骆驼藏起来了吗?别说藏,其实老人连骆驼的影子都没见过。为了向商人说明这是怎么回事,老人讲了一段话。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段话。
(2)“不紧不慢”的“紧”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不紧不慢的速度读读老人的话?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给句子编号,看看这段话一共有几句?
(3)默读老人说的6句话,思考哪几句话是说明老人知道骆驼详细情况的原因的。
(4)第二至第五句都是说明原因的,可以分为一层。
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5) 第二层是重点。默读,边读边思考:老人为什么会知道骆驼的详细情况?
从哪里看出老人的观察很仔细?他到底“看见”了些什么?请用——划下来。
读划下来的内容,体会“还“、”又“的用法。
小结:这有深有浅的脚印,星星点点的米、蜜和树叶上留着的牙印(出示图),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的。你看,连正在寻找骆驼的商人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可是老人都看见了。可见,老人的观察是很仔细的。
(过渡)但是光靠仔细观察就能知道骆驼的情况了吗?老人到底是怎么想的,课文中没有具体写,这就是我们要特别注意学懂的地方。
老人看到右深左浅的脚印,怎么想?
看见路的右边有米,左边有蜜,又怎么想?
这两片树叶(出示图),哪一片是缺了牙的骆驼啃过的?为什么?
用“因为看见……所以知道……”的句式说说老人为什么能知道骆驼详细情况的原因。
(6) 第二层讲的是原因,第三层将骆驼该怎样去找,说的不是同一内容,而是另外起了个头,中间用什么词把这两个内容连起来?
(7) 朗读这段话。
4、作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吗
- 雷雨
- 梦
- 我们的数学老师
- 缩头乌龟
- 猫
- 秋天来了
- 我的爱好
- 变色的草地
- 这就是我
- 精灵村奇遇记
- 牙齿的诉说
- 愉快的中秋节
- 新学期的打算
- 我们三(3)班的校园生活
- 07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 大一新生入党申请书
- 工人入党申请书范文
- 职工入党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
- 军校学员入党申请书
- 中专入党申请书
- 公安入党申请书
- 2007教师入党申请书
- 护士入党申请书
- 大一入党申请书
- 教师入党转正申请书
- 士兵入党申请书
- 幼儿教师入党申请书
- 军人入党申请书范文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总体交通结构优化
- 北京地铁明挖车站的结构设计
- 地铁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初步研究
- 政治上正确与后殖民理论
- 带屏蔽门的地铁站通风兼排烟系统问题探讨
- 浅埋轻轨隧道支护体应力监测及失稳控制
-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系统协调评价探讨
- 广州市五山路地铁车站基坑优化分析
- 有效的政府与民主
- 基于接口库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备接口研究
- 浅谈交通方式构成与交通衔接设施规划的关系
- 轨道交通项目资本配置方法与渠道选择
- 地铁车站施工降水技术研究
- 以现代租赁方式筹资促进轨道交通建设发展
-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至江苏太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1
- 《一分钟》教学设计1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
- 《一分钟》教学设计4
- 《一分钟》教学设计2
- 《难忘的一天》第二课时设计
- 《我选我》教材简说
- 《难忘的一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难忘的一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5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4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2
- 《难忘的一天》教学建议
- 《一分钟》教学建议
- 《一分钟》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