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二、教学内容:
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
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准备: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
七、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实验吗?实验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就不会成功。实验为什么会成功呢?<学生说>今天我们就学一篇和实验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批下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帮助解决的地方。
3、质疑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师可适当做副板书。)
4、老师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铅锤:chu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5、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
6、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了解课文内容。)
7、小组合作讨论:这次成功的实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感悟的时间。)
8、分组反馈讨论结果。
重点指导:
1)“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三名学生中一个叫小梅的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快……’教育家的‘三’字刚刚喊完,三个小学生依次迅速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
2)“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遇到危险,当然让别人先离开!’小梅不假思索地说。”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悟,通过读书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反馈的结果不强求一律,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9、实验感知。
3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3人合作取出乒乓球。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当时的危险、紧张的情况,再次理解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
10、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会“唱歌”的杯子
- 看电影
- 我的书包
- 小乌龟
- 观看打乒乓球
- 夸家乡
- 懂事的好孩子
- 小花兰兰和小草绿绿
- 开心的一天
- 一件有趣的事
- 假如
- 做果汁
- 我的老师
- 辣椒
- 美丽的太行山
- 舞蹈创造中的内容美与形式美
- 学堂乐歌
- 浅谈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比较
- 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 试论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论H.HO.什维多娃语言系统中人的地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析
- 浅析周恩来可持续发展思想
- 现代汉语量词的评价意义分析
-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男女使用非真实性话语的差异研究
- 包装设计的艺术趣味
- 谈纳比派的绘画艺术
- 探析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绘画
- 歌词语言刍议
- 浅谈邓小平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启示
- 《祖父的园子》重点问题探究
- 《祖父的园子》考点练兵 课外阅读
- 《童年的发现》整体阅读感知
- 《童年趣事》(一)
- 《童年的发现》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童年的发现》重点问题探究
- 《祖父的园子》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祖父的园子》整体阅读感知
- 《冬阳·童年·骆驼队》重点字词的意思
- 《祖父的园子》考点练兵 基础篇
- 《童年的发现》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冬阳·童年·骆驼队》考点练兵 基础篇
- 《童年的发现》重点字词的意思
- 《祖父的园子》趣闻故事
- 《祖父的园子》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