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二、教学内容:
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
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准备: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
七、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实验吗?实验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就不会成功。实验为什么会成功呢?<学生说>今天我们就学一篇和实验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批下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帮助解决的地方。
3、质疑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师可适当做副板书。)
4、老师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铅锤:chu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5、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
6、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了解课文内容。)
7、小组合作讨论:这次成功的实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感悟的时间。)
8、分组反馈讨论结果。
重点指导:
1)“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三名学生中一个叫小梅的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快……’教育家的‘三’字刚刚喊完,三个小学生依次迅速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
2)“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遇到危险,当然让别人先离开!’小梅不假思索地说。”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悟,通过读书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反馈的结果不强求一律,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9、实验感知。
3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3人合作取出乒乓球。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当时的危险、紧张的情况,再次理解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
10、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冬天的寒风
- 天空随我变
- 性格不同的主人——海
- 拔河
- 四驱车组装赛
- 第一次炒菜
- 浪和沙
- 下雪了
- 北京故宫博物院
- 第一次学炒菜
- 弹珠警察
- 秋天在哪里
- 还大海伯伯一张笑脸
- 我最喜欢“玩”
- 千岛湖新貌
- 关于对高职院校强化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思考
- 关于高职乒乓球基本功教学及其方法探讨
- 关于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之案例研究
- 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 关于高职女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缓解
- 关于高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 试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的几点思考
- 浅议有关高职教育中经济学的教学实践探索
- 关于大学生生涯辅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微
- 关于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维护措施
- 关于高职数学教学中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
- 简析人的现代化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 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比较研究
- 关于高职高专层次法学教育的反思与探索
- 试论学习型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
- 说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恬然自安”
- 《琵琶行》知己意识深层内涵简论
- 《琵琶行》:琵琶三弹三境界
- 同是天涯沦落人,落花时节又逢君──读《琵琶行》中的天涯沦落情
- 挖掘审美意蕴 陶冶审美情操──《琵琶行》教学设想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
- 巧构妙思的《琵琶行》
- 情景交融与情景相隔──谈《琵琶行》等三首琵琶曲的得失
- 《琵琶行》中的“思”字
- 谈《琵琶行》中的“转”
- 大珠小珠落玉盘 此时无声胜有声──谈谈《琵琶行》琵琶声描写的音乐美
- 《琵琶行》的“形象类比”特色
- 《琵琶行》的绘画美和音乐美
- 白居易《琵琶行》诗歌鉴赏
- 千古绝响《琵琶行》──浅谈《琵琶行》中以乐传情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