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丑小鸭》作者趣闻

《丑小鸭》作者趣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6

《丑小鸭》作者趣闻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是一位伟大的丹麦童话作家,他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世界童话创始人.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他的父亲是个穷鞋匠,曾自愿服役,抗击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改嫁。安徒生从小就被贫困所折磨着,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十分正规的教育。少年时代就对舞台有兴趣,幻想去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为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于演出,根本没有剧院愿意采用。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这一年他写了书,有些故事表现了善和美必胜的乐观信念,有些则非常悲观,结局极为不幸,他的故事之所以有着强烈吸引力,部分原因是他们同情不幸者和流浪者。他还写过戏剧、小说、诗歌、游记和几本自传。他的著作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夜莺》等家喻户晓的名著。其中,《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被选入语文教科书。

安徒生小时候不仅经常和饥饿打交道,而且还处处遭到人们的鄙视。但他心里却有一个在当时被认为是与他出身不相称的、“异想天开”的“志愿”——他想当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个高雅的芭蕾舞演员,一个宏伟的歌唱家,一个在舞台上表演人生、创造“美”的艺术家。为此,他在一般庸俗不堪的人的眼中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柄。但他却一点也不感到气馁,而是发誓要做的更好。

安徒生14岁就离开了家乡奥登塞市,在当时那个世态炎凉的社会里,等待他的是一种什么命运。饥饿和精神上的打击与他结了不解之缘。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虽然由于贫困和由此而带来的疾病折磨了他的身体,毁坏了他的体形和声音,使他不能成为一个舞台艺术家,但他以坚强的意志最后还是达到了他的目的:他成为全世界亿万儿童所喜爱的童话作家。他在童话作品中所创造出的美和诗,成为人类永远享受不尽的精神财富和艺术宝藏。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写过三部自传,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时也表现了丹麦的社会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未来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语言。他以诗意而又幽默的笔调,改变了现代童话的面貌,并开启了创作童话的先河。最可贵的是,安徒生的作品中闪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辉,超越了不同国家、种族与文化,因此历久弥新,被世界各地的人们反复传诵。安徒生童话所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至今仍无人能够企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整理房间
难忘的星期天
第一次整理房间
小茜过生
观看驯象表演
种树
扫墓
荒唐的我
水要搬家
我们班的淘气鬼
小吃店里
我整理小房间
愉快的周末
我整理小房间
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中关于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保护(1)论文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剖析
几种软件体系结构风格阐述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免费毕业论文--自控成型机控制(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免费毕业论文--多壁碳纳米管在球形胶束上的层层自组装(一)
将协商引入司法-哈贝马斯法律商谈理论启示(1)论文
免费毕业论文--量子力学发展简史(一)
免费毕业论文--控制下交付手段初步研究(一)
试论驰名商标法律保护机制的完善(1)论文
浅议我国现行的商务仲裁裁决“双轨”审查制度(1)论文
免费毕业论文--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专业实验教学分析(一)
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工作
商业合同中不安抗辩权研究(1)论文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听沈浓老师《伯牙绝弦》有感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伯牙绝弦》教学谈
《伯牙绝弦》听课有感
听董晓宇执教《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谈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及点评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解读文本,读出自己的感悟──听《伯也绝弦》有感
初尝文言感触多──执教《伯牙绝弦》有感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三品知音──《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琴断意未尽──听《伯也绝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