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5
《北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
教学方法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问难。
教师教具、学生学具准备: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城市的地图吗?
3.师:是的,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让我们把课本打开,翻到第45页,同学们试着把课文读一遍,并画出生字。
2.师:读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3.请“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1.再读课文
(1)师:同学们,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师: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3)师: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总结: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字音要读得准、注意停顿。)
2.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师:现在你们最想去哪儿看看?
(1)教学第二自然段。
生:我想去北京的中心看看。
(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理解“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师:好,刚才是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这一次,老师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师: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点击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说说从画面看到了什么。
2.读读这一自然段。
3.说说读懂了什么。
4.问问不懂的问题。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分小组汇报自学的四个要求。
理解“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的意思。
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用“有……还有……”“到处……到处……”说话。
点击课件,播放北京各种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游客”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四、课外延伸
师: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收集来的关于北京资料告诉大家。
师:此刻,你最想对北京说什么?
总结:北京,首都,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
五、集体配乐齐读全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大西瓜
- 参观动物园
- 我喜欢你小兔
- 我的“弟弟”
- 美丽的公园
- 我喜欢吃的西瓜
- 夏日的凤凰广场
- 我喜欢吃的水果
- 好吃的西瓜
- 我和字典交朋友
- 雾
- 大树爷爷脱险记
- 我喜欢吃的芒果
- 我喜欢吃的水果
- 好吃的西瓜
- 香港:交通规划超前
- 音乐教学与赏识教育
- 浅析《托斯卡》中男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
- 关于如何运用音乐活动进行幼儿音乐教学
- 浅谈衙白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的技术控制
-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 交通工程工地试验室的建立与管理
- 爵士鼓的魅力与价值
- 公交优先助推城市交通向大众化转型
- 浅论加强交通重点工程一线职工思想工作
- 长三角道路运输稽查一体化分析
- 电教媒体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 论现代音乐
-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表演特质
- 浅析如何加强技术控制提升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
- 《阳光》教学设计15
- 《影子》教学设计4
- 《阳光》教学设计8
- 《阳光》教学设计5
- 《阳光》教学设计6
- 《阳光》教学设计8
- 《影子》教学设计2
- 《阳光》教学设计14
- 《影子》教学建议
- 《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阳光》教学设计7
- 《影子》教学设计2
- 《影子》教学设计3
- 《影子》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