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31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两种很有特色的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学生自由答)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大家大开眼界。
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要求:a.读准字音,b.读通课文。
3.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两种桥:潜水桥、塑料桥)
a.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到这个答案的?(第2段最后一句话)
b.鼓励引导:你很会读书,请再往下读课文,看看爷爷是怎么告诉兰兰的。
3.课文的哪段写潜水桥?谁来读读?
4.课文的哪段写塑料桥?谁愿意读读?(请举手的同学齐读)
5.再读全文。
第 二 课 时
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a.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第1~4自然段。
b.四人小组讨论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潜)、结实、透明)
c.兰兰在潜水桥里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回答)
2.学习课文第6~9自然段。
a.朗读第6~9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b.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c.说一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轻巧、携带方便)
3.学习第10自然段。
a.齐读第10自然段。思考: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桥梁专家)
b.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
朗读全文
第 三 课 时
复习课文
1.朗读全文。
2.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巩固识记,书写生字
1.学生识记生字,自读生字表中的字。
2.互读、互查。
3.教师检查读生字。按序抽读生字: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
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难点。
本课要求写的字以上下结构为主。提示:
坐:a.两个“人”要写小,注意“捺”变为“点”;b.“竖”要写长,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c.“下横”要写长,以托住整个字。
座:强调把“坐”字写得小一点,偏右一点。
2.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互相评价。
激发创新思维
以“说说你心目中的桥”为题,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
板书参考
32 兰兰过桥
潜水桥 结实、透明
塑料桥梁 轻巧、携带方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游泳
- 精彩的故事大赛
- 铅笔和橡皮的故事
- 我的建议
- 我们的学校
- 一个睡觉不老实的人
- 难忘的照片
- 我们的教室
- 我的家
- 父子对弈
- 慰问信
- 教室
- 早雾
- 假如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 为班级做件事
- 论关于网络教学若干问题
- 再论推翻百年集论的真扩集定理
- 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 数学与文学
- 浅析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 测度论中的存在性及唯一性
- 关于书法练习的积极心理效应
- 浅议图书网络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浅谈心理学知识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浅议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试论数学概念的引入
- 以正方形为载体的中考试题赏析
- 试论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 老王说课稿2
- 7最后一课
- 马说说课稿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满井游记说课教案
- 你一定会听见的说课稿
-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 三峡说课稿
-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 刷子李教学设计
- 再塑生命说课稿
- 桥之美说课稿
- 雷电颂教学设计
- 2、《长征组歌》两首
- 9、古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