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6-22
《喂——出来》导学案3
教学目的
1.理解的主旨和合理想像的写作手法。
2.锻炼想像能力。
3.扩大词语掌握范围。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哂(shen3)笑 牟(mou2)取 众目睽(kui2)睽 棘(ji2)手 铆(mao3钉 贪婪(lan2) 履行(lǚ)
2.解释下列词语。
哂笑:讥笑。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牟取:谋取名利。 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而不断出现。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3、导人
台风吹倒了一座小庙,庙底下露出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于是,各色人物围着它纷纷表演,它成了人们丢弃废物的垃圾桶……这篇科幻小说充满了神奇的想像,更使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
4、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小说家。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说说文章标题“喂——出来”是什么意思?互相交流看法。
探究质疑
一、 学生质疑,小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故事真否?
(否。不会有此一个无底洞。但有生活的真实性。)
2.围绕的话题是什么?
(环境保护问题。)
3.洞是真的无底吗?’
(表面上是无底的,正像我们的世界,表面上是无边无际,实际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
4.为什么题目用“喂——出来!”
(既可以首尾呼应,又表现了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拥挤。)
5.洞是比喻什么?
(人类生存的土地。)
6.文章中写了几种人?各有什么表现?和生活中的这些人是不是相像?
(为己名利而忙碌的各种人。)
7.这几种人你最赞同的是哪个?最想否定的是哪个?
(不统一答案。)
8.作者要说的道理是什么?
(作类比自下而上的世界是有限的,一切破坏环境的举动,到头来都将危害人类自己。)
二、探究活动
1.讨论文章主题。
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
(1)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
(2)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3)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同意第(3)种看法,文章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比如,我们总觉得海洋和大气层是一个可以自我净化的无底洞,所以当我们把废水排向大海,把废气排到大气中时毫无顾忌,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效益,但从长远看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2.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学习展开想像,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续写结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幸福的真谛
- 记住自己
- 我是怎样学好地理的
- 谁说不相容?
- 惊蛰
- 脚步
- 活力四射的初三岁月
- 水
- 黑板+粉笔=粉笔+黑板=爱
- 彼岸
- 你还会浮躁吗
- 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
- 爱的脚步
- 疲惫和轻巧的脚步
- 期望·风铃
- GIS技术在小流域地区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 弧型闸门安装技术的探讨
- 广州市人和拦河坝重建工程电站布置
- 香日德河流域水资源地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
- 水库地震监测管理办法
-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验收鉴定书
- 采砂引起增江干流下游河床近期演变及水文变异研究
- 软土基坑坑内加固对重力式挡墙的影响研究
-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浅议
- 试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方式研究
- 水库立面二维水质模型研究
- 浅谈黄河河道工程维修养护及施工
- 角度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
- 引水工程500平原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 用三种方法(程序)进行某拱坝的计
- 《灯光》 美文欣赏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讲义 第一讲义
- 《和田的维吾尔》 老师语录
- 《灯光》 美文欣赏
- 《和田的维吾尔》 重难点分析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讲义 第二讲义
- 《十六年前的回忆》随堂练习 基础篇
- 《十六年前的回忆》 海伦凯勒的故事
- 《灯光》 写作指导
-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 《十六年前的回忆》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大钊读书故事
- 《十六年前的回忆》 孔子论勇的真义
- 《灯光》 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