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检阅》教后谈
教学《检阅》一课后,感触颇多,也产生了许多困惑。看到先福老师的文章,又把那一些思绪勾起,遂笔记之。
其一,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当我让学生模拟情境劝说博莱克不要参加检阅或把他放在中间或最后,以体验博莱克的心情时,那些“博莱克”们的话语令我意想不到:“不行,我就要参加!”“我就要排在前面的最外边面,这样人家能看到我。”“要让我排在队伍中间或最后,除非我脑子进水了!”学生们为什么众口一词,信誓旦旦地要参加而且要排在第一排呢?真正的博莱克真的会怎样要求吗?面对如些多的“博莱克”,我不敢轻易评判了。那为什么会如些一致呢?是受课文内容的影响?课文中的博莱克受到了大家的夸赞,这种荣耀谁不想享受;抑或是孩子们的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王子、公主脾性,我还不得而知……
其二,在延伸理解时,我提出“假如博莱克自己提出不想参加这次检阅时,你们同意吗?”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不同意!当问及为什么时,他们才支吾上了。“因为他也是儿童队员呀!”成了此时的唯一解释。在孩子们的眼中,给予了参加的权利已经是一种莫大的恩赐,哪能拒绝呢。看来,对一个截肢的残疾人体验很不够,他们根本不能想象为此要付出的艰辛与困苦。尊重了每一个人的权利是一份关爱,尊重一个人的选择更是一份莫大的关怀。这,孩子们可能难懂了。
其三,“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这句话很幼小时就被深深地烙入我们的脑海。《检阅》中的儿童队员作出了让残疾的博莱克参加并放在前排的决定,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啧啧赞叹,就是重视了对个人的人格的尊重和关怀。把这份尊重和关怀置于集体利益之上,这是难能可贵的。就是这种可贵震憾着我们的心灵,甚至会让我们反思——有无不顾生命的尊重榨取考分为自己抑或是所在的集体贴金了呢?
同时,我又有了一个相反的思索方向:芬兰等西方国家关注个人甚于集体荣誉吗?不是的,起码是少之又少的,哪怕从“检阅”来看。如果大家都这样做的,这种行为就成了一件平常事了,不用出现文中“雅雀无声”的棘手一幕,也不会有观众如潮的好评。你看其中一个队员的话:“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员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读着这一句,我总觉得不是滋味,一咱用博莱克来为集体贴金的行为昭然若揭。我不知道博莱克个人后来是自愿的还是无奈地服众集体的决定的,如果是后者,那队员们的这一高尚行为岂不成了小人之龌龊。
我搞不懂其上的困惑,也道不明自己思索的方向,就这么信马由缰着,望阅者不吝赐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犬家族记者招待会
- 数学日记
- 我的爸爸是彩迷
- 我的心声
- 嘻哈四人组
- 木棉花开
- 朋友
- 森林里的跑步比赛
- 第一次勇敢面对困难
- 当我想你的时候
- 擦肩而过
- 纪念
- 思念家乡 英伦纪行
- 我为你而感到骄傲
- 种植物的日记
- 论隐私权的界线
- 近代日本民事立法的启示
- 论知识产权冲突协调原则
- 驰名商标的保护和限制
- 论民商法价值取向的差异及其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影响
- “物”的概念的反思与中国民法典的编纂
- 破解“气荒”的秘诀:需求侧节气管理-综合新能源论文(1)
- 民法该如何保护“相关隐私”
- 试论两大法系财产法的差异
- 《商事通则》:中国商事立法的基本形式
- 法官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诚信制度的确立
- 论破产程序中保证债权的处理
- 热泵原理及发展和在我国供热经济性分析-综合新能源论文(1)
- 略论债的相对性之突破
- 永佃权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改革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
-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