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6-29
《与朱元思书》检测练习题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2.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选自后人所编辑的《艺文类聚》。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 吴均体 。
二、解释加点的字
1.风烟俱净:都消散干净 2.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3.从流飘荡:顺、随 4.任意东西:向东,向西 5.一百许里:表约数,相当于左右。 6.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7.水皆缥碧:青白色。 8.直视无碍:阻碍9.急湍甚箭:急流的水;甚于、超过 10.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12.负势竞上:凭借 13.互相轩邈:轩,高,这里是向高处伸展;邈,远,这里是向远处伸展。 14.泠泠作响:形容水声的清越。15.好鸟相鸣:互相鸣叫 16.嘤嘤成韵:和谐声音。 17.蝉则千转不穷:表示多;穷尽 18.鸢飞戾天者:到天上;戾,至19.望峰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20.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21.窥欲忘反:流连忘返; 22.横柯上蔽:树枝23.在昼犹昏:白天;好像。 24.疏条交映:互相掩映。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全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呈现出同样的颜色。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江两岸的山上,全都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3.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好像飞奔的马。
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在长久不断地叫,从不停止;猿猴也在不停地哀鸣。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了自己热衷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世俗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四、理解性默写
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6.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7.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8.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五、简答。
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描写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沿岸的奇山异水,在对山水景物描写中表达了热爱美好自然,淡泊名利、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这两句主要写人们在这高山、泉水和草木鸟兽的奇景中的感受。这儿是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使人意志奋发,精神高尚,那些汲汲于追求个人名利的人,那些被世俗事务缠得晕头转向的人,到这里来看一看这雄奇的景象,也会被它所吸引,可以冷静一下头脑,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暂时的休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作者自然地流露出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表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英雄虽死,正气长存
- 虚惊一场
- 我的知心朋友——音乐
- 逍旬同学,我想对你说…
- 春姑娘
- 出书了
- 美丽的人工湖
- 新学期的打算
- 我的建议
- 一则故事的启示
- 我最难忘的老师
- 我的梦想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真爱的力量,成功的标航
- 演出
- 浅析中西方权利观念差异之原因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谈我国企业品牌营销延伸的竞争策略
- 晚清法制变革对现代法律文化建设的启示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谈国内汽车营销渠道模式发展趋势
- 引进暂缓起诉制度的构想
- 方法、思路与问题_法学理论论文(1)
- 园林植物的空间分类
- 论新经济时代的营销策略之营销创新
- 浅谈市场营销的概念和功能
- 人类文明史中的法治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几种常用的市场营销方法
- 绿色停车场
-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探讨
- 浅论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
- 法治与政治民主背后“理性”的力量_法学理论论文(1)
- 《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5
- 《长城》教学设计4
- 《长城》快乐练习:强化练习
- 《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17
- 《长城》教学设计7
- 《长城》教学设计18
- 《长城》教学设计8
- 《长城》教学设计13
- 《长城》教学案例与反思
- 《长城》教学设计12
- 《长城》教学设计11
- 《长城》教学实录
- 《长城》教学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