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活法——荷塘月色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

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活法——荷塘月色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

课前3分钟,学生讲了则安徒生童话故事。

师:童话,有的时候不仅仅写给小孩子看的,等长大之后回过头再来看童话,里面包含了一些梦想和追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师:大家在小学的时候就学习过朱自清的文章——《匆匆》,还能不能回忆起里面的句子。初中的时候还学过《春》、《背影》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就像我们以前学习的朱自清的作品一样,朱自清的散文以他的这种典雅的美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读者。今天我们来看一篇《荷塘月色》,是他的一篇经典文章,同时也是入选了我们中学语文课本,可以说几十年来都没有把它删去过的一篇保留篇目。也许不仅仅在于它典雅的语言风格,我们今天试着来从中读出一点其他的东西出来。

哪位同学能站起来帮我们介绍一下朱自清。

生:祖籍浙江绍兴,原名字秋华

师:朱自清的原名叫自华,号秋实。

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曾经回忆过他哥哥的一段往事,他原名叫朱自华,后来在1916年18岁那年,他1898年出生在江苏东海县,就是现在的海安,然后呢,他祖籍是绍兴,出生在江苏,18岁那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学的预科,现在很少有预科了,对,预备学堂,不直接考北大,考上预科后读两年书,可以直接到北大去读书,但是呢,因为当时,他的父亲失业在家,家里又欠了很多的外债。所以朱自清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毕竟预科还要再读两年,于是他改了个名字,改名朱自清重新报考,直接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哲学系。

除此之外,谁还能介绍下朱自清的点点滴滴。

实际上朱自清原籍绍兴,他有篇文章叫《我是扬州人》,朱自清很小的时候就随家人迁居扬州,可以说江南的水乡培养了他的灵性、性情,如同水乡一般的才华、才气。

大家再回忆下初中课本中是怎样介绍朱自清的

生:诗人、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

师:他为什么被称为民主战士啊?

生: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师:对,毛泽东有过一篇政论文《别了,司徒雷登》,司徒雷登是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那么在里面就有这样的话,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当然,关于朱自清,他一生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说,他大学毕业5年之后又重新回到了北京,在清华大学出任教授,那个时候他是27岁,7年之后执掌了清华大学的中文系,当时叫国文系,出任系主任。

前面我们还讲,朱自清是学者,这里我们对朱自清有很多的误读,以为他是一个革命者。对,他在一生当中很长一段时期,他对革命是没有兴趣的,只求做自己的学问。当然,在民族的大是大非面前,朱自清仍然体现出了作为知识分子所固有的品格,饥寒交迫当中,在病逝之前,仍然会叮嘱家人不要去领救济粮。

至于这篇《荷塘夜色》,以前都是这样来学的,写于1927年7月,在当时的环境下,面对白色恐怖,作者的心里感觉颇不宁静。其实这点向来是众说纷纭的,对于散文的阅读,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知人论世,但这并不是一个不变的法则。对这种写景抒情的散文,我们更需要从它的语言当中来体会,来品味。今天我们来学习《荷塘夜色》,也就是通过赏析作者对自然风物的细致描绘,来从里面试图找出美景背后所表达出来的情感。

现在快速浏览课文,看一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生:主要写了荷塘和月色。

生:主要写了作者的一段经历,到荷塘去,受到荷塘景物的感染,而产生的一段联想

师:试着理下作者的经历,都到了哪些地方?

生:小路、荷塘,荷塘的四面,家门口

师:文章就和游记有些类似,有作者的一个行踪,从家出发,沿着一条小路,到了荷塘,不知不觉当中回到了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

顺着这条线索,谁来帮我们看看,作者在这一过程当中,他的情感有没有发生变化,快速浏览下文章,标出能够表示出作者情感的句子。

生:在家的时候感觉到“心里颇不宁静”。

在去荷塘的路上“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有些矛盾的心情,也有些欣喜高兴。

师:帮我们找到两处,第一处在开头,在家的时候心里面感觉颇不宁静用我们现在的词讲叫“烦躁”、“郁闷”,于是,大家注意中间有这么句话,“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为什么会如此呢?还是“忽然”?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情感体验?

前天期中考试的成绩下来,就有同学想跑到后面的花园哭一场。

看一下,作者着力突出小路的什么特点?

生:幽僻、寂静、没有别的人

师:作者这里觉得自由的人了,稍微的平静下来。接下来,当作者来到荷塘边,看到荷塘美景的时候,作者的心情有没有流露出来?

生:“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种苦闷、哀愁的心情

师:看到这种美景的话,他的心情应该是有点喜悦的,但我看到这种美景,却忘却不了烦恼,此时作者表达了一种得而复失的心情,一种失落。

作者本来是想到荷塘寻找一种安慰,一种排遣,他寄情于一种美景当中,的确,他也从中收获到了喜悦、平静,但“我什么也没有”,我们能从中读出作者深深的失落与落寞之感,于是作者忽然想到了采莲。上一次是从家里忽然想到荷塘,看到荷塘美景忽然想到采莲,为什么会如此呢?是不是在自然美景当中寻求不到解脱,于是在自己的脑海当中、在自己的想象当中来排遣自己心情的不安呢?采莲的事情有什么特点呢?

生:热闹、有趣

师:作者还是想排遣这种痛苦、不安。但他有没有实现呢?当他回到家中,有没有实现呢?

生:又回到现实,回到不平静

师:作者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颇不宁静,所以试图得到一种消解一种排遣,当他看到这种自然景物,一种荷塘夜色的美景的时候,他也的确喜悦,但是瞬间又转为失落。又通过想象这种美好的事物来得以解脱,但发现人不可能永远的存在于自己的想象当中,他终究要回到自己的家中,面对这种现实,所以情感在起伏当中也是形成一种圆形的结构。

实际上中国古代文人面对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就有一种寄情山水的传统,而朱自清在不如意的时候,选择到自然中看美景,到想象中。如果说荷塘是自然景物的话,采莲的事就是主观想象。这种美景是情感的外在体现,而这种想象的话也许是我们每个人的都固有的一种精神追求,每个人心中都会有那么一块自留地。就好比我们小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小箱子,里面有很多在别人看来莫名其妙的稀奇古怪的东西,而今早就寻不见了,成了一种美好的寄托,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蒲公英
秋游
梦游埃及
妈妈生病了
助人为乐
包饺子
快乐的星期天
难忘的武术操比赛
秋游
骄傲的小孔雀
我的好伙伴
游泳
我爱校园
可爱的小白兔
城市完善流行感冒监测方案
学雷锋校园环保活动企划方案
民政局深化作风建设整治方案
经济区作风建设指导方案
道路运输安全治理方案
街道融雪工作发展方案
市区加快统计完善发展计划
职工岗位廉政整顿方案
水利局实施工程建设计划
运管局安全管理整治方案
领导优化竞争上岗方案
街道加快和谐建设计划
城乡统计法制完善计划
统计局完善执法管理意见
商务局加强民生管理发展计划
谈国产喜剧电影的思考
对体育影视娱乐化发展策略探析
民主政治的制度基础
再论我国物权行为理论体系的科学构建(1)论文
制度差异与政治反对
浅论从物权行为理论看无权处分的效力(1)论文
影视广告空间的形成及体现
对微电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分析电影未来发展与出路
农村集体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法律探讨(1)论文
物权变动制度视野中的政治哲学意蕴(1)论文
浅析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
论物权自助行为-物权自我保护与实现之维度(1)论文
影视广告音乐的困难及策略
国家公务员制度与有效政府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8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11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7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10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爷爷和小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6
《爷爷和小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爷爷和小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9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11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