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翻新时间:2015-12-12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学习“斧、盖、造……”等16个生字。
2、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子的意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全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课前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环保的图片和小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一、师生谈话,复习检查:课文讲了一个小村庄的什么故事?
二、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对课文哪个地方印象最深,想和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交流。
三、把握重点,理解课文:
1、根据学生交流的感受,筛选出重点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2、读句子,联系全文,自由质疑。师生梳理出主要问题。
3、联系上下文解疑。
(1)“什么都没有了”指的是哪些东西没有了?
(有美丽的村庄,有房子、家具、工具以及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东西)
师:你能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是怎样美丽吗?
①学生交流。
②课件演示。
③指导朗读第一段。
(2)是什么原因使“什么都没有了”?
①学生结合上下文讨论,探究,谈出自己的观点。
②练习,思考:谁家想做(),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
③指导读课文相关部分。
四、前后联系,探理激情:
(1)师创设情景,生前后联系,总结升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五、结合实际,拓展延伸:
(1)结合实际议一议身边破坏环境的行为。
(2)为呼吁大家都来关心环境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做?师生交流。
(3)课后作业:收集有关环保图片、资料,办一期墙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植树
- 难忘的一件事
- 植树节
- 请爱护花草树木
- 小丽植树
- 爱护花草树木
-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 植树节
- 学滑冰
- 图书馆
- 植树节
- 春天里的发现
- 放焰火
- 春天
- 我长大了
- 艺术大师的爱情散文诗概述
- 现代艺术现象及理论刍议
- 简述嘉绒藏区习惯法中的司法制度(1)论文
- 从新华小说看家庭伦理思想与行为的急遽变化
- 李清照词中的淑女情怀
- 言在此而、意在彼——<红楼梦>含蓄艺术风格浅析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 简论中华书法及其对世界文化艺术之影响
- 我国企业在奥运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 小户型家装设计的陈设特点
- 汉画艺术在设计中的适用性
- 关于新南非司法制度初探(1)论文
- 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
- 苏俄及共产国际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
- 简述德治与法治的治国方略(1)论文
-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字词梳理
- 《要下雨了》范文习作:春天
- 《要下雨了》美文欣赏:秋天来了
- 《小壁虎借尾巴》整体阅读感知
- 《小壁虎借尾巴》考点练兵(一)
- 《小壁虎借尾巴》相关资料
- 《小壁虎借尾巴》范文习作
- 《要下雨了》训练素材
-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字词的意思
- 《小壁虎借尾巴》老师语录
- 《小壁虎借尾巴》随堂练习:巩固篇
- 《要下雨了》美文欣赏:下雨前的征兆
-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问题探究
- 《要下雨了》趣闻故事
- 《小壁虎借尾巴》随堂练习: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