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9-15
《兰亭集序》教案1
兰亭集序(教案及课堂实录)
教学目的
领会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使学生初步掌握朗读的技巧。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注意朗读时的语气、节奏、字音。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 课前预习
自读课文,注意文章的语气、节奏和读音,特别注意以下生词:
癸(guǐ)丑 修禊(xì) 流觞(shāng) 游目骋(chěng)怀 趣(qū)舍万殊 彭殇(shāng)
二、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由于师生双方对书法美的认识不深,学生的反映较为平淡。)
三、作者介绍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后人辑有《王右军集》二卷。
相传王羲之七岁学书,遍学众碑,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学生对王羲之的为人较为感兴趣。)
四、朗读课文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读后提出需要注意的字音。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最后学生齐读。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第二段语气逐渐变重,当读到“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要读出沉重的气氛。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整体气氛比较和谐,学生读得较为投入。)
五、介绍序跋
序也写做“叙”或称“引” 。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
六、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分小组讨论,概括段落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由于诵读工作做得较好,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此题回答较轻松。)
2、第一段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此题较为简单,学生反映较快,无阻隔。)
3、第二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死生亦大矣
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引发对生活的感慨,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4、第三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用自己读古人文章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再批判当时士大夫中崇尚虚无的思想(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然后把眼光转向未来,以(后之视今,由今之视昔),把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和意义上来,即使“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死生之大。
(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从旁指导。)
七、小结
怎样看待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不为玄学家们的论凋所蔽,暗含在有生之年还是应当做点实事之意,表现了他旷达的性格;但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没有影响,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说死,这是难以苛求的。
八、拓展阅读
《兰亭诗》其一
王羲之
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
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试将《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比阅读,找出《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的对应之处。
参考资料
1、《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张广祥教案《兰亭集序》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3、《中学语文网中网》课件《兰亭集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父母的爱
-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7)
- 愤怒与惋惜
-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5)
- 神奇的汉字
- 父母的爱
- 父母的爱
- 父母的爱(11)
-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 父母的爱
- 愤怒与惋惜(1)
-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 父母的爱
- 愤怒与惋惜
-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3)
- 期末考试没考好检讨书
- 学生关于学习生活的检讨书
- 上课迟到检讨书500字
- 作弊检讨书范文
- 工作失误违规的检讨书
- 学生会开会迟到检讨书
- 写给长辈的检讨书
- 上课说话打架检讨书
- 在学校抽烟的检讨书
- 大学旷课检讨书1000字
- 公司采购事故检讨书
- 老公对老婆的检讨书范例
- 旷课私自离校检讨书
- 上课早退检讨书范文
- 中学生旷课检讨书
- 中国式国企管理60年
- 施工企业管理与人员管理的关系
- 作业成本管理与价值链分析
- 浅析企业的成本管理
- 财务杠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
- 再说国企管理“三江并流”
- 西方EVA价值评价与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 “飞特族”冲击国企管理
- 吉林:出台劳务派遣管理办法
- 角度过程能力指数及其在非对称角偏差下的推广
-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初探
- 浅谈提高煤炭运销管理水平须加强统计工作
- 湖北省企联举办第三期企业管理创新培训班
-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
- 《要下雨了》考点练兵:积累篇
- 《要下雨了》重点字词梳理
- 《要下雨了》随堂练习:提高篇
- 《要下雨了》教学重点
- 《要下雨了》重点问题探究
- 《要下雨了》整体阅读感知
- 《要下雨了》相关资料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一
- 《要下雨了》考点练兵:阅读篇
- 《要下雨了》随堂练习:巩固篇
- 《要下雨了》重点字词的意思
- 《要下雨了》教学难点
- 《要下雨了》教学目标
- 《要下雨了》写作指导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二